闕衛東 劉景華
摘 要: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下,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因此進行海外并購將成為互聯網企業新的增長機會。本文以阿里巴巴收購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為例,分析互聯網企業海外并購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并就存在的不利影響提出相關對策,最后得出互聯網企業進行海外并購要結合自身的條件,全面分析及綜合考慮各項影響因素的啟示。因此,文章對互聯網企業進行海外并購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海外并購;核心競爭力;整合
2014年中央財經會議將“一帶一路“戰略上升為優化經濟發展格局的三大戰略之一,在此環境下,我國互聯網企業圍繞”走出去“進行的海外投資成為了新的經濟熱點。當前,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之間的并購屢見不鮮,其中我國互聯網企業以三巨頭BAT的海外并購尤為突出。互聯網企業通過海外并購,不斷擴大自身的版圖,推進國際化戰略實施,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從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保持企業在互聯網行業里的可持續競爭優勢。同時,海外并購也存在不少失敗的案例,即并購之后沒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這說明海外并購會存在一些不利的影響因素,在進行并購時,應當充分考慮這些影響因素并制定相關的應對之策加以應對。
一、我國互聯網企業海外并購的現狀及特點分析
(1)海外并購數量增加,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各互聯網巨頭也在不斷加緊布局,搶占全球市場,并購活動逐步擴大到國際市場。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互聯網企業的海外并購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其中于2016年達到了頂峰,128次的交易數量涉及424.24億美元的交易金額,這充分表明了我國互聯網企業依然有著強勁的資源整合勢頭。
圖1:2014-2017 中國互聯網企業跨國并購數量與規模
(2)以橫向并購為主,并呈多元化發展趨勢
企業通過橫向并購的方式不斷擴大自身的版圖,推進國際化戰略實施,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使其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互聯網企業通過對被并企業的資源整合可以快速進入當地市場,從而減少企業自建工廠、平臺等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隨著互聯網企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相互之間的并購并不少見,不跟上發展的步伐就時刻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通過這種同行業的橫向并購可以減少彼此之間的惡性競爭,并通過雙方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參與海外并購的企業并不只是國有資本的企業,越來越多的民營互聯網企業積極加入到并購大潮之中,呈現出并購主體多元化的趨勢,推動我國互聯網企業的良性發展。
(3)發起并購活動的上市企業多為海外上市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互聯網企業在發展壯大之后紛紛走上了上市之路,而大多選擇在世界上最早的創業板市場——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其擁有世界上最先進和科學的管理理念及監督體系,是大多數互聯網企業上市的首選之地,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網易、搜狐等互聯網巨頭都是選擇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行業的海外并購大潮也應勢而起,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幾大互聯網巨頭在這大潮中扮演起開路先鋒的角色,積極進行海外并購活動。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互聯網企業在享受海外上市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全球化帶來的風險,機遇與風險同在,應辨證看待。
二、阿里巴巴并購Lazada情況
2016年4月,阿里巴巴以10億美元的交易價格收購了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來贊達(Lazada),持有Lazada 53%的股份,這是截至當年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場的最大一筆交易。2017年7月,阿里巴巴向Lazada追投10億美元,提升持股比例至83%。2018年再次對Lazada進行戰略投資20億美元,以加快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戰略布局。
阿里巴巴通過對Lazada的分步投資,實現對這個東南亞地區最大、最有發展潛力的跨國電商企業的絕對控制,以便加快對Lazada的基礎平臺資源、支付體系資源、物流體系資源等在東南亞地區極具競爭力的企業資源整合,培養東南亞地區的網購用戶,引入支付寶技術和理念,適當推進菜鳥物流體系在東南亞市場的構建,從而實現并購的戰略目的。
三、互聯網企業海外并購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分析
(1)互聯網企業海外并購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利影響
1.加快進入海外市場,推進全球發展戰略進程
在激烈的競爭格局下,企業在發展的同時,競爭對手也在進行同步的發展,而要想在這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就要準確把握時機,搶占先機。在這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下,通過海外并購可以搶占進入海外市場的先機,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在海外自建工廠、物流體系、信息系統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Lazada作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具備良好的基礎,根據數據顯示,2015 年 Lazada 的年度交易額為 13 億美元,每日訪問量超過 500 萬,入駐商家超過 2萬,在東南亞市場占有率達到 78%,阿里巴巴成功收購Lazada后,實現迅速打開東南亞市場的目標,成為阿里巴巴開拓國際市場,推進全球發展戰略進程的重要一步。
2.提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優化資源配置
在這快速發展的時代環境下,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將會是評價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全球資源整合就是企業通過并購等方式對全球的優勢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以實現優勢資源的最大價值。Lazada作為東南亞地區的最大電商平臺,Lazada在東南亞地區擁有較好的電商營銷基礎,具有東南亞其他電商平臺所不能及的物流配送能力。阿里巴巴收購Lazada后,通過菜鳥網絡對接Lazada的物流體系、促成中國郵政與Lazada合作、引入支付寶等方式,對Lazada在東南亞地區的平臺資源及相關的物流配送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優化資源配置。
3.減少營銷成本,提高利潤水平
根據海外并購的折中決策理論,在進行海外并購決策時,應該判斷目標公司是否具有某項競爭優勢,而該競爭優勢可以通過國外的生產決策者來創造價值以及關注產品在國外生產是否比在國內生產然后再出口到海外市場好,關注建立在公司所有權優勢基礎上的外國生產應該在控制公司所有權和組織下進行,還是應該通過其他方式,如特許加盟。在阿里巴巴并購Lazada的案例中,阿里巴巴顯然在前期決策中對Lazada進行的全面的評估,通過收購Lazada可以直接利用Lazada的現成資源,減少建長、建物流體系等一系列營銷成本。此外,自并購Lazada后,Lazada為阿里巴巴海外零售業務創造了非常可觀的收入,比同期增長將近一倍,利潤水平提高。
4.獲得規模協同效應,使企業效益增值
根據數據顯示,在去年8月,阿里巴巴公布的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為阿里收購Lazada后,首次把Lazada的業務納入到國際零售業務中進行財務統計。該財報顯示,阿里巴巴在前一季度來自國際零售業務的營收達1.68億美金,占總營業收入的4%,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3%。而在前一季度阿里巴巴國際零售業務在阿里巴巴營業收入占比僅占2%,而在這季度加入Lazada后,該數字翻倍,變為4%。2018財年,在跨境和國際零售業務方面,阿里巴巴海外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這也是得益于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的強勁增長。由此可見,阿里巴巴在收購Lazada后,出現了新的收入增長點,形成了規模協同效應,企業效益得到大幅增值。另外,阿里巴巴近期已承諾向Lazada增資20億美元,以加速Lazada的增長,進一步擴大規模協同效應,使企業效益獲得更大的增值。
(2)互聯網企業海外并購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利影響
1.企業文化沖突
企業文化沖突幾乎是并購案例的共性問題,與國內并購相比,海外并購的企業文化沖突就顯得尤為突出,這主要是國家文化差異、行業文化差異以及企業文化差異共同起作用造成的。這種文化沖突主要體現在企業的精神、制度、行為和物質等層面上,具體表現為價值觀的沖突、經營理念的沖突、管理制度的沖突以及顯性文化的沖突等方面。正所謂:內部不穩,何以擴張。阿里巴巴收購Lazada的案例中,由于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與Lazada的企業文化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利于并購后快速形成競爭優勢,這不得不使阿里巴巴在收購完成后,加大對企業文化的整合力度,一定程度上放緩了阿里巴巴的戰略布局進程。
2.被并企業人才和技術缺失區域國家環境復雜,具有不確定性
企業要保持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高端的人才和技術是不可或缺的。但從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合并方角度來看,被并企業的人才和技術通常無法滿足合并方的要求,不利于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阿里巴巴在整合Lazada時也面臨了高端互聯網人才缺失問題,不利于推進整合進程。與此同時,Lazada的技術也與阿里巴巴存在著較大的差距,Lazada要適應阿里巴巴的發展速度,相關的人才和技術問題還有待解決。
3.跨區域團隊協同配合難
從海外并購角度來看,投資企業一般會把開發團隊放于國內進行孵化,而相關的營銷團隊則采用本土團隊,這就造成企業的開發和營銷團隊之間要進行跨區域的協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協同配合的難度,不利于企業的協同發展。在阿里巴巴收購Lazada初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背景上的差異,使得國內的開發團隊或者空降至東南亞的高管沒能很好適應本土化的運作模式,從而導致產品與用戶有距離感,影響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進一步拓展。
四、對策及啟示
(1)相關對策
1.將企業文化整合貫穿于并購的全過程
文化整合事關并購是否成功的關鍵環節,管理層應當加以重視,并根據各個階段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文化整合模式,制定出完善的整合計劃。在并購的過程中,文化整合應包含探索階段、碰撞階段、適應階段和創新階段四個過程。在探索階段,應當進行企業文化評估,制定出初步方案;在碰撞階段,應進行跨文化敏感性訓練,做好文化沖突管理;在適應階段,應增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加強企業文化適應;在創新階段,應利用多元文化的優勢,進行企業文化重塑,實現企業文化的真正融合。
2.加快國際化高端人才的培養
隨著互聯網企業不斷地走出國門,對于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斷上漲,企業要的海外并購需要重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因此,企業應當積極與高校合作,將一些重點培養員工送往高校攻讀MBA等高等管理學位,提高員工出國考察的頻率,擴大員工的國際視野。與此同時,企業應積極引進高學歷人才,做好后續人才儲備工作。此外,企業還應注重對國際化人才的招攬,吸引具有國外留學經歷、國外工作經驗的人才加入,增強對海外的了解和溝通能力,適應企業的國際化的發展戰略進程。
3.重視并購后的人力資源整合
企業出現跨區域團隊協作困難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在實施并購后沒能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沒能形成完善的團隊協作模式,因此,管理層應當重視人力資源的整合。而對于人力資源的整合,應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整合模式,委派合適的主管人員和注重保留關鍵人才,同時創造更多的機會促進團隊之間的交流溝通,提升團隊協作的契合度,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整合。
(2)啟示
對于企業而言,海外并購是一條走向國際化的快捷路徑,可以快速獲得被并企業的品牌、市場渠道,有利于企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隨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互聯網企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互聯網行業也掀起了新一輪的海外并購熱潮,在這大潮之中,我們既要看到通過海外并購可以加快國際市場戰略布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巨大機遇,同時也要認識到全球化的風險沖擊,切忌盲目擴張。在進行并購時,要注重對并購企業的整合,保證整合的效率和質量,以加快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倪耀琦. 中國互聯網企業并購邏輯研究——基于資源觀的BAT并購戰略比較分析[J].時代金融,2018(05):102-103.
[2]陳昕悅. 阿里巴巴在東南亞投資戰略及其影響[J].現代管理,2018(05):27-29.
[3]屈蕊. 我國互聯網行業的跨國并購研究——以阿里巴巴為例[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2018:1-40.
[4]楊繼平,白倩. 阿里巴巴并購 Lazada的動因及風險分析[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報,2017(169):101-106.
[5]楊繼平,白倩. 阿里巴巴并購Lazada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經濟視角,2017(05):63-68.
[6]任眾.上市公司并購對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影響研究——以樂視網為例[D].沈陽.商沈陽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1-54.
[7]王玉華.互聯網企業并購價值創造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04):9-10.
[8]姚海鑫,朱雅琴. 并購能增強大企業的競爭力嗎?——基于上市公司并購案的一項實證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2014(03):89-99.
作者簡介:闕衛東(1966—),男,漢族,廣西玉林,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廣西財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劉景華(1992—),男,漢族,廣西博白人,廣西財經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財務與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