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東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如何利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健全學生的認知架構,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育者研究的重點課題。在筆者看來,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尤為重要的,教師要以身作則在引導學生全面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認識,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使學生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樹立正確的學習自信。
【關鍵詞】小學數學 ?實際答題 ?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46-01
引言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是我國小學教育過程中應用最廣泛的數學教材,對培養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有著重要幫助。小學是一個特殊且重要的學習時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結合人教版教材中的各種有趣的數學知識,通過各種游戲活動進行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以飽滿的心態面對學習,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自信。在筆者看來,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制定有效的學生解決問題教學方案,培養學生數學問題解決技巧
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解決問題”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和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學會正確解決自己面臨的各種問題,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通過一定的訓練,使學生掌握解題的實際技巧,使學生學會適應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積極解決生活與學習中的各種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知識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建立生活信心,在生活中學生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能釋放自己的天性,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希望自己是一位發現者、解決者、實踐創新者。”小學生正處于兒童時期,這種學習欲望尤為強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希望自己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者,要善于從不同層面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適當的強化訓練,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解題意識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意識尤為重要。例如在人教版《認識分數》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正確的解題意識。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都是一個整體,這個可以看作是自然數“1”,將物體分成為不同的組成部分,可以分成三份,也可以分成五份,那么每個部分物體占到整體物體的1/3和1/5,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事物給學生舉例,這樣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而學生通過教師形象的講解,也會樹立正確的解題意識,其解題能力也會在無形中提升。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解題意識,除了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還在于班級的日常管理與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形成較強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必須強化和完善教學策略,也就是促進學生端正教學態度,在日常學習之余,要學會與學生溝通,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以生動形象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關注數學問題,增強和健全學生的數學解題意識。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人教版教材強化學生理解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很多教師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不能健全學生的數學認知模式,導致學生學習數學效率較低。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面臨來自學生的嚴峻考驗,有些學生學習成績明顯下降,這與數學知識的難度有著直接聯系,一方面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沒有轉變過來,沒有養成自主思考、自我探究的良好習慣,不會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習慣對數學知識機械性的記憶,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教師就要充分挖掘人教版數學教材內容,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幫助學生克服機械的記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在遇到難題時要學會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結合自己所學知識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全面健全學生的數學認知模式,促進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人教版教材的內容結合生活素材和教材內容有針對性的面向學生開展教學,既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健全,也要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使學生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目標,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邰寶紅.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養成教育[N]. 發展導報,2018-11-13(018).
[2]李涵.新加坡小學數學教育的特點及其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8(2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