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玲



摘要:復習課是一種重要的課型。小組合作學習是能梳理已學知識、技能,將平時學習中零散的知識整合、系統化。這種學習方式能查漏補缺、矯正偏差,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小組合作也能更好解決綜合性、探究性問題,幫助學生及時總結、歸納方法,能有效訓練學生思維。小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使復習課呈現出輕松、愉悅、趣味性強的氛圍。本文主要是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數學 ?復習課
建構主義者認為,每個學生都在以自己的經驗、背景知識為基礎,建構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由于學生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必定需要教師的適度指導。又由于學習內容多、班容量大等因素,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比較困難,這就需要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來彌補師生交流的不足——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探討、意見綜合,這有助于學生建構對知識更深層次、更全面的認知結構?!昂献鳌笔且环N精神,一種能力,“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
合作學習以自主學習為依托,倡導學生在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的前提下,合作完成自己組的學習任務。合作學習運用到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過程中,能有效轉變一味灌輸式教學模式,幫助課堂呈現自主性、高效性、科學性、積極性[1]。我也在復習課中進行了實踐與探索,通過不斷學習、交流、反思,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一、梳理結構,整理融合,打造多“聯”課堂
在復習課過程中梳理知識結構時,基本操作流程是先自主學,再小組互學,最后展示群學。也就是,每個學生都要主動思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可采用思維導圖、表格或者提綱等方式進行整理。然后,小組成員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補充、提醒。最后讓小組代表對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以及分享[2] 。這樣能夠更快地梳理以及串聯相應的知識點,理解那些相似的概念以及定理,對它們之間所存在的共性以及差異性進行明確和掌握,使一盤散沙的知識融合成有機聯系整體,幫助學生們真正意義上的形成系統性知識架構。
我校有雙板聯動的教學模式和優勢,即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件再加上便攜式的帶磁鐵的小白板為教學載體進行課堂教學。利用小白板方便展示的優點,對一元二次方程、有理數運算的知識結構進行了梳理,完整展示了這樣的聯動,充分發揮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優勢,從而提高課堂效能
二、整理錯題,矯正偏差,打造多“釋”課堂
在復習課中,錯例是澄清概念的最好素材,因此我們要認真地分析、矯正錯例。課前教師發放“學生自主診斷表”,要求學生對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和反思,以便在講評課中帶著問題,有重點地討論和聽講。對于自己不能糾正的題則做好標記,可以與組內成員探討找到錯誤原因,教師再進行歸納與講授。這樣能夠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找到知識漏洞矯正錯誤,而且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得以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將會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增強,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
例如在復習《有理數的運算》一章時,先讓小組成員在課下互相糾錯,用紅筆把錯誤圈出,注明錯誤的原因,整理收集在自主診斷表中。教師可在課堂中選取一兩個小組的診斷表展示,亦可挑選一兩道題目供全班同學一起糾錯。
通過這樣的辨別,幫助學生查出漏洞,正確掌握計算有理數的運算、符號法則、運算律,避免錯誤再次發生。教師后續可以再布置幾道類似的計算題目,舉一反三,進行強化,達到從知到行的轉化,夯實學習基礎、鞏固復習效果的目的。[3]這也可以作為與老師溝通的一個平臺,可以向老師提出建議,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以后教學的重點和易錯點的教學工作和師生的相互了解。
三、深化提高,集思廣益,打造多“維”課堂
發展學生思維,最有效手段的手段就是先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經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現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教師的思維過程。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在嘗試、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通過多維的交流,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暴露學生思維的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思路,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著重培養思維的敏捷和靈活,使他們在分析中學會思考,需要把面對的問題通過轉化、分析、綜合、假設、對比等中求得簡捷,在運用中變得靈活,在疏漏后學得縝密。
例如在講解有關梯形中位線時,根據課本中的一道例題,我做了如下變式:
變換1:在梯形中,∥,,是中點。求證:⊥. 變換2:在梯形中,∥,⊥,是中點.求證:。變換3:在梯形中,∥,, ⊥。判斷是中點嗎?為什么?
三個問題,看似相同,卻有不同的條件和問題。這樣的題目獨立探索有困難,就要鼓勵小組成員大膽討論,集思廣益。通過學生的一些列自主活動,發現問題、發現規律、驗證規律、推理規律等積極建構學習過程的學習模式。小組中不同智力水平、認知結構的學生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產生思想上的碰撞,這種“有效協作”“有效對話”,才能有助于思維的嚴謹和習慣的養成。
四、平等參與,積極競爭,打造多“趣”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中,內部成員都要有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保證每位成員都有不同角色鍛煉和展示的機會。教師在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完成以后,都可以為每位學生制作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檔案,從而便于學生之間的互評。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既可以讓同組學生評價,同時也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小組合作能夠注入一定的競爭性質,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能使數學復習過程中所存在的枯燥性有效的消除,使初中數學復習課呈現出一種趣味性強的教學氛圍[4]。
在第五章《有理數》復習課中,有一個計算24點的小游戲,游戲規則是利用給出的4個有理數,增加加、減、乘、除、乘方的運算和符號,使結果等于24。小組合作完成,雖然有一定難度,學生們還是躍躍欲試,興致高昂的完成了4道題目的計算。最后教師對表現比較優異的三個小組進行獎勵,小組互評環節中,每個學生都對本組成員的全力以赴給予了極高評價,課堂參與程度較高,成就感也較高。
總之,在復習課中開展小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性的。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總體方案,再結合學生能力、性格特點合理劃分小組,合作前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和思考并巧妙設計學生合作學習任務,指導學生有目標、有計劃、有秩序地合作,最后科學評價學習效果。堅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起點,以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為中心,以師生“思維互動、行為互動、情感互動”為措施,讓全體學生自始至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
參考文獻:
[1]王友華,李玲.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0)
[2]許梅.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學困生找回了自信[J].中學教學參考.2010(21)
[3]胡志宏.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8)
[4]曾紅梅.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中的誤區及其破解[J].教學與管理.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