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
【摘 要】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出:“學生要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 。所以教師要不斷加強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那么,我們要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以下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閱讀興趣 閱讀能力 培養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币驗樽x書不僅可以使人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并從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所以老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逐漸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和獨立閱讀的能力,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孩子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孜孜不倦,活躍思維,促進學習活動有效地開展,提高閱讀的效率。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主要從以下幾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1. 巧用導入語
俗語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師導入新課的教學語言精彩、生動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觸發學生的興奮點,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
語文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動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我時刻注意保持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滿足學生敘述的愿望,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如教《橋》一課,在講讀課文時,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創設了一種意境: 出示有風聲、雨聲、雷聲的發洪水的視頻。并這樣導入:黎明的時候,雨忽然大了,洪水襲擊了小山村,人們紛紛逃命,到處都是洪水,人們能逃走嗎?結果怎樣?同學們想知道嗎?學生們聽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2. 巧用信息技術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倍嗝襟w教學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豐富、輕松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展示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情境。將動畫、圖文、聲音等信息進行統一處理??梢允箤W生的精神處于輕松的狀態,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進行探究學習。從而激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講解《七律·長征》一課時,為學生播放有紅軍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了解到為了全中國的解放事業,紅軍歷盡艱難險阻,流血犧牲。通過音頻和老師的講解。深深地觸動學生的心靈。再如教學《彩色的非洲》一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的特點,直觀地展現了非洲的畫面,并根據文本內容,對非洲進行動態的講解,形象生動地講述了非洲彩色的自然景觀、植物、動物、藝術等。接著播放配樂朗讀課件。在這樣的直觀情境體驗中,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巧用課堂游戲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時間短,容易疲勞,而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語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要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鞏固和熟練的。因此,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努力創設語文知識的故事性和游戲性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低年級教學童話一類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如《比尾巴》一課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在音樂聲中學生們聲情并茂,興趣盎然,有的學生扮演小猴子,有的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孔雀。這樣教可使學生在實踐與表演中很好地完成了學習的任務。中高年級可以讓學生排演課本劇等方式進行。在編一編,說一說,演一演的過程中,使學生愉快地受到了觀察、思維和語言訓練。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從而達到享受閱讀的樂趣。
二、創新活動,培養閱讀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應以活動為載體,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第一,開放學校的圖書室,利用學校圖書資源,指導中高年級的同學自己去借書。
第二,在教室設置“圖書角”,建議同學們拿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來,放到圖書角里。利用午讀和放學后的時間,學生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書,在教室里閱讀。
第三,為了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創造文學愛好者與著名作家交流的機會,學校不定期舉辦“作家進校園”專題活動。
第四,倡導親子共讀,營造家庭讀書氛圍,加強督促課外閱讀習慣養成。
呂叔湘先生說過:“學習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課外閱讀”。新課標以全新的理念談到了課外閱讀,要求擴大閱讀面, 增加閱讀量。而父母愛讀書與否,對孩子閱讀能力和良好讀書習慣的形成有密切關系。所以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顯得尤其重要。所以老師要與家長溝通,建議家長每天與孩子一同閱讀不少于30分鐘,和他一起討論書里的人和事。確保閱讀習慣的持續發展。
第五,為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每學期舉行以詩詞為形式多樣的年級誦讀展演。
第六,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一學期進行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介紹自己所讀書目、讀書收獲、讀書方法并推廣成功的讀書經驗。另外設置閱報欄、讀書卡、手抄報展覽,表演課本劇、童話劇等活動。
第七,積極參加社會各讀書征文比賽。讓學生的課內外閱讀實踐相結合。如2017年12月,在云城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比賽”中,馮軍智、李朗平、葉晴等獲一等獎;2017年,伍南昇獲云浮市首屆小學生詩歌創作三等獎;2018年4月世界閱讀日粵省港澳創作比賽中,敖潔獲省一等獎;傅清韻獲省二等獎;黃銘淇獲省二等獎;劉雨菲、陳韻凝獲省優秀獎;林婕渝等多人獲云浮市優秀獎。這樣讓學生在競爭中努力,在比賽中得獎,體驗閱讀的快樂,使他們士氣大增,從而閱讀興趣盎然,潛移默化地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玉艷.試論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科技展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