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紅
【摘 要】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而培養(yǎng)優(yōu)秀班干部對提升整個班級的凝聚力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基于班干部培養(yǎng),探討提升農村初中七年級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 班干部培養(yǎng) 農村初中 七年級 班級凝聚力
班干部作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農村初中七年級班集體的凝聚力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此看來,教師應該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班干部,對于班干部的一言一行和工作方法進行改善提升,從而組建一支強有力的團隊,并在潛移默化當中逐漸影響著班集體的每一位成員,增強農村初中七年級班級的凝聚力。
一、班干部在農村初中七年級班集體建設中的核心作用
班干部是班集體每一位學生的表率,是班級的核心力量,同時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農村初中七年級是小學生和初中生銜接最重要的階段,一個班集體建設得好不好,與班干部的帶頭作用有著直接關系。班干部在班集體當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1. 骨干作用
農村初中七年級班級剛成立起來,需要組建新的班干部團隊,主要包括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音樂委員、團支部書記等,教師應該組織推選活動或者是競爭上崗的方式,推選出出色的班級干部。這些班干部應具有較高的素質,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與班集體中其他學生相互幫助,在各個方面都能起到帶頭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他們與其他學生相處當中,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
2. 引領作用
農村初中七年級學生剛成立的班干部團隊,需要有帶領其他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能力,因此對于他們的要求不僅在于學習好、素質高,而且還需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愛心,能夠主動與他人交流,這些都是班干部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因此班干部的品行、成績或者是學習方式都能夠直接影響到周邊的學生,他們能夠潛移默化的帶領其他學生的學習,從而直接影響到整個班集體的凝聚力。
3. 橋梁紐帶作用
實質上,班干部是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基本橋梁,他們能夠代表每一位學生向教師傳達信息,同時又能將教師的信息反映給學生。他們可以隨時觀察到七年級班級的日常運行狀況,上課的相關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及時全面地反饋給班主任,從而有利于班主任及時地調整當下不合理的工作方法或教學模式,進而加強對班級管理的針對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基于班干部應該如何提升農村初中七年級班級的凝聚力
1. 尊重每一位學生,提供當班干部的機會
首先,班主任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值周班長,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擔任七年級班集體的班干部,給他們每一個學生提供鍛煉自我的機會,從而幫助他們提升其動手能力。農村七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不斷增強,并表現(xiàn)出較高的自尊心,從心理角度上來分析,他們更加渴望得到尊重,或者是渴望被他人和班主任的肯定,并且希望能夠在班集體中表現(xiàn)自己。針對這些特點,班主任應該實行相應的值周班長制度,設計一周的學習計劃和管理紀律,組織各種多樣的學習活動,給每一位學生提供當值周班長的機會。例如,針對自我約束力較差的學生來說,讓他們當值一周的班長,可以提高其自我約束力,使得這些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因為,在這種過程當中,他們提升了管理自我和他人的認知,并且開始懂得約束自己,遵守日常行為規(guī)范,這樣不僅增強了七年級班集體的凝聚力,還可以大大提高每一位學生管理班級的能力,積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由班主任培養(yǎng)好班干部,協(xié)助管理班集體
要想做好農村初中七年級班集體的日常管理工作,僅僅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達不到的,因此需要培養(yǎng)出一支高素質和執(zhí)行力強的班干部團隊。班主任在培養(yǎng)班干部隊伍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抓好“第一次”,也就是要悉心指導,手把手指導班干部每一件事情應該怎么處理;其次,就是班主任可以利用自身的一些經驗,提前做出設想,安排每一位班干部接下來應該做什么事情,自己充當引導者和咨詢者,指導班干部落實;最后,班主任在確保班干部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之后,需要自信地放任他們積極投入到工作當中,但并不是意味著班主任可以放手完全不管,需要定時定期開展相應的班干部會議,讓所有班干部聚集到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交流班集體發(fā)生的事情,開展自我批評。班主任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表揚。這樣逐漸形成一種分工明確、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事干的班級管理制度,讓學生在班級管理平臺上展現(xiàn)自身的才華,通過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從而大大地提高初中七年級班級的凝聚力。
3. 提升班干部團隊的綜合管理能力
由于農村初中七年級學生對于初中生班干部的工作還比較陌生,因此選撥出來的班干部團隊在面對班集體的大小活動之前,需要表現(xiàn)出一種獨當一面的魄力。班主任需提前指導他們擬定講話內容,還需經常鍛煉他們的讀、說、寫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班級體面前大聲講話,還需利用自己的講話語氣和技巧積極地調動全班同學的激情。針對班級活動,班干部需做好活動構思、撰寫活動方案,并能夠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組織活動,從而引領整個七年級班集體走上正軌。班主任還需積極鼓勵班干部主動與同學商量班集體的大小事情,充分發(fā)動眾人的力量,讓大家一起想點子和主意,這樣一來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另一方面還可以與同學們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同學們心里的的想法,從而更加游刃有余地處理其工作。例如,每次在召開班級會議時,班主任可以按照值班的順序安排每一位班干部輪流上崗主持討論會,策劃并組織這一次的班級主體活動。班干部首先需要策劃主體活動,寫方案,并上臺主持,最后進行總結。班干部在與同學們之間交流時,將更加無距離感,有助于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
三、總結語
班級管理實質上也是一門重要的育人科學,而班干部團隊是班集體的核心力量,對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關鍵性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認真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班干部團隊,為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德校.淺談農村初中班級的教育管理[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017(1):60-60.
[2] 楊光山,尹繼彩.淺談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J].教書育人,2016(28):78.
[3] 邢世友.淺談班級凝聚力的培養(yǎng)[J].新絲路,2017(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