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靜
【摘 要】 在整個初高中的英語教學中,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其有效地進行相應英語學習能力的關鍵環節,因此在初中八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及寫作的過程中,應充分地結合現有的教學知識體系,從寫作能力的培養抓起,使得八年級的英語學習內容更加充實。八年級英語學習對于整個初中英語教學而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且由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起伏不定,所以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并能夠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 初中 八年級 英語寫作 提升
八年級英語教學的關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以高效的教學方法,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達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相應的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吸收教學內容。由于八年級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主要以興趣為主,所以班級整體情況需要充分地結合相應的學習理念進行有效的分析,進而促進整個教學過程中相應的教學理念的有效實施。鑒于此,本研究以八年級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的有關措施,供廣大同行參考。
一、在日常學習中主動積累詞匯和句型
在初中八年級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詞匯識記和句型的背誦為主,因此學生應自主地進行詞匯的識記,加強閱讀,同時利用背誦句子的方式,達到識記單詞的效果。為有效地學習詞匯和句型,教師應在課堂上利用有效的時間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詞匯進行有效的識記,并利用實際有效的教學理念,積極幫助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比如對于all in all;from now on等常用的短語,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英語詞匯的有效識記。對于一些具有轉折意味和重點的句型、句式要進行摘抄及背誦,這樣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就能夠充分地對整個初中英語的知識體系進行有效的構建,從而促進學生整體英語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平時識記的句型和句式等,將寫作中會遇到的相關通用的單詞或者句型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進行同義詞的替換和模仿造句,加強英語學習的靈活性。
二、定期進行作文寫作教學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地結合現有的教育教學理念,將英語寫作內容及能力的提升納入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相關教學理論的有效實施,且在有效的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將相應的八年級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基本的環節進行分析,促進整體式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理念的有效實施與分析。因此在相應的英語寫作過程中,應將寫作能力的提升與自身的學習理念及學習方法相互結合,從基礎的單詞識記開始,以基礎的學習為關鍵內容,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促進整體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定期進行作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地分析現有教育教學理論的有效性,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情感,將有效的學習時間及學習熱情投入到相應的寫作教學的過程中。
定期進行作文寫作的要點主要與實際的教學過程相關,且以整體式的教育教學內容為主,構建有效的作文寫作教學的相關知識體系及理念,促進整個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相應的教學理念的有效實施與分析。
三、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的積累
在寫作能力提升的過程中,要以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基礎,將英語課堂教學的相關教學理念及內容進行合理化分析,教師應積極地推薦相應的課外閱讀讀物,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相應的思維學習,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都能夠持續穩定的提升。
四、舉行寫作競賽
寫作競賽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良好的寫作氛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環節,因此教師應定期按照學生的學習狀態,舉行寫作競賽。寫作競賽需要制定好相應的規則,按照英語作文教學中教學理念,設定不同層次的獎項,原則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競賽中。在競賽之初,教師可以根據近期的學習內容,制定作文主題,學生按照主題來寫作,最后挑選出得分最高的,讓學生站在講臺上將自己寫的作文朗讀出來,這樣不僅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八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應以興趣為主,寫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從基礎的詞匯識記學習入手,再延伸到句型、語句的靈活運用,當達到一定的閱讀量,詞匯量也足夠之后,在良性的寫作競爭體系下,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則自然水到渠成。學生應注重自主學習,尤其是在單詞的識記和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上,拓展自身的閱讀量,建立適應自身學習模式的知識體系,加強自身英語語感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潔. 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融合研究初探——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寫作課為例[J]英語廣場,2017(06):160-161.
[2] 陳瑋琳. “寫長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
[3] 張婭. 同伴反饋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4] 趙玉菊. 詞塊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