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梓銘 勞家駒
摘 要:高校教育是我國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要階段,能否真正的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除要求當代大學生擁有專業理論和技能外,更重的要求其具有合格思想政治素質。高校思想政治課是培養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其效果好壞受制于高校思政教師自身的素養,在眾多的素養中,核心素養又是重中之重。那么,什么素養是其核心素養呢?它又有什么地位呢?又怎么提高呢?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政治素養;提升路徑
我國高等教育承擔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的主要任務,這意味著我們培養的是:一方面,從“建設者”視角來看,其必須是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和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從“社會主義事業”視角來看,要求培養的是具備堅定的政治素養的人才,即具有中國精神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后繼者。其中,就如何培養具備堅定政治素養的人才而言,高校的思政教師(以下簡稱“教師”)是關鍵一環,他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成功的大學教育以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為目標,在此背景下,具有較高核心素養的教師就起到了關鍵性的引導作用。”[1]這就對教師的素養提出多方面的要求。而在諸多素養中,其核心素養又尤為重要。那么應該如何確定和認識教師的核心素養呢?有怎么來提升這一核心素養呢?
一、對高校思政教師的核心素養的確定
作為教師應該具備一個完整的素養體系,才能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這一素養體系至少應當包括有:政治素養、道德素養、專業理論素養、教育教學素養。首先,政治素養是指教師在政治上的修習涵養,它包括教師在政治上的方向、立場、觀念、態度與信仰等。其次,道德素養指教師在社會道德規范上所具備的修習涵養,從人生活領域來看,其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再次,專業理論素養是指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專業的理論、概念等所掌握的程度。最后,所謂教育教學素養是指,教師作為專門從事教育教學的工作者所具備教學技能和能力。
就上述四個教師的基本素養而言,它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一在教師所具有的素養體系中,在其內部各素養間又關系密切,它們共同決定著教師能否上好我們高等教育的思政課。其中,政治素養是一個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靈魂,它決定著教師在政治上所持有的方向、立場和信仰,一個教師缺乏了正確的政治方向、鮮明的政治立場、科學高尚的信仰是不可能教育出為我們社會主義用的人才的。道德素養是教師的能否成為一個思政教師的前提,教師處理要解決學生的政治上的問題外,還要通過教育提高學生道德修養,那么教師自身能否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是能否信服于學生的前提。專業理論素養是教師上好思政課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專業,它有自身的學科體系和目標,只有經過在這個體系中進行嚴格的培養和訓練才能使我們成為合格的思政教師,缺少了這樣的專業理論基礎的教師是很難對我們的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教育教學素養是教師上好思政課的保障,知識、觀念、理論是我們教師的基礎,對其的提升與學習無可厚非,應當是教師的分內之事,但這并不是教師職責,教師的職責是要將自身所具備的這些知識、觀念、理論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技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的觀念和理論,沒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素養為保障,就會使我們的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在這個素養體系中,政治素養是教師的核心素養,從思政教師的職責出發,就是要培養能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服務的人才,缺乏了“社會主義”這一內涵,再好的道德修養、再精深的專業理論素養、再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都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政治這一核心素養也決定著我們必須具備什么樣的道德修養、掌握什么樣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
可見,在高校思政教師的素養體系中,政治素養是其核心,它不但決定著教師在政治上的方向、立場、觀念、態度與信仰,同時還決定著其它素養。它對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教師自身以及當代大學生都具有很強的重要性。
二、高校思政教師的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前已述及,在教師的整個素養結構中,政治素養是其核心素養,其在整個素養結構中的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下列幾方面。
1.高校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做好擁護中國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建設好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必須依靠我們自己的人才,高校教育作為我們人才的培養主要途徑,承擔這兩個重大責任:一是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的建設人才,這解決我國發展力量問題;二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人,這解決的是我國發展的方向問題。在這二者中只有方向對了發展的力量才能順利的開展好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否則,發展力量越大對我們的事業反而危害越大。而“方向”問題的解決,思政教師就至關重要,尤其是思政教師的核心素養即政治素養,因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高校思政教師政治素養決定著政治方向,決定著立場態度,決定著信仰,他的素養中缺乏正確的政治素養,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就會是負面的。而一個缺乏“社會主義”性質的人才,怎么又會去建設社會主義呢?
2.高校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對教師自身的重要性
政治素養在高校思政教師的素養體系中是靈魂、是其核心素養,它對其他素養起著支配作用。高校思政教師必須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鮮明的政治立場、科學高尚的信仰即必須擁有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共產主義的科學信仰。這些內容就決定了:我們的思政教師在道德素養上,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其道德的核心,集體主義為其道德原則;在專業理論素養上,必須加強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理論;在教育教學素養上,才會研究好、使用好教學手段,才會始終以我們的學生能否獲得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與理論為目的。
3.高校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對當代大學生的重要性
我們的大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要在社會上去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在他的價值體系中其社會價值較之于個人價值有更為根本,他能否實現自己的價值在很大一個程度上取決他是否對這個社會的認同,否則他會與這個社會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所以作為大學生的未來能否得到我們這個社會的肯定、肯定的程度有多高,是其思想政治素質所決定的。而他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正確與否最直接地來源于我們的思政教師,來源于我們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
三、高校思政教師的核心素養的提升路徑
高校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作為其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作為教師時刻都必須著力提升的素養,問題在于如何來加強和提升這一核心素養?
1.加強教師素養體系中的基礎素養即專業理論素養的學習和提高
我們的思政教師大都經歷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習,他們是通過學習專業理論來逐漸養成自身的政治素養的,所以思想教師要不斷學習專業理論來提升自己。在此,可以通過兩種學習方式來提升:一是、通過學習專門的理論書籍,這種書籍是經過了一次“消化”后得出的結論,這種方式比較高效和更接近我們的實際,但也可能因為作者自身的問題而存在掛一漏萬的情況;二是,從我們理論的源頭上去直接學習即加強閱讀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原著,這種方式雖來的更為“純正”,但是也會出現需要具體化的問題,尤其來自外國的,還有個中國化的問題存在。所以,最好是將這兩者相結合來提高我們的專業理論素養。
2.加強人類歷史特別是社會主義的歷史的學習
我們的核心素養中最終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理論的產生和實現是在人類歷史中實現的。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與其實踐、革命、奮斗的歷史不能分離,所以思政教師應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的學習,尤其我國自身的革命和建設歷史的學習。只有了解了社會主義的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現在,最終走向未來。
3.教師畢竟是新時代下的思政教師
所以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去用自身的理論素養來詮釋當前我國社會所發生的一切,從事實的角度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才能在千變萬化的現實中擺正自己的位子,從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端正模糊的立場和執著于共產主義的信仰。
4.思政教師要加強社會的實踐
思政教師必須除了通過理論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外,還應該在實踐中去進一步提高對理論的認識、去驗證自身對問題觀點是否正確。
四、結束語
縱觀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養,其中政治素養為其核心素養,它關系到高校思政課及所有課程教育的最終目的,即社會主義大學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高校思政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亟須通過專業理論素養尤其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社會主義史的學習,關注社會熱點、加強社會實踐等路徑才能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曉涵.高校思政課教師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途徑[J].智庫時代,2018(8)260
作者簡介:
任梓銘(1982--)女,苗族,貴州松桃人,法學碩士,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勞家駒(1979--)男,侗族,湖南長沙人,哲學碩士,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馬列部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外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