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思遠
【摘 要】 作為我國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的教學效果不僅影響學生總體成績的提升,同時也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數學的學習必然不離開大量的習題,在新教育改革的推行中,如何能夠應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具有較好的解題能力是值得探討的話題?;诖耍疚膶⒘⒆阌跀敌谓Y合的視角,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材中“分數”的內容為例,結合具體習題,對降低數學教學解題難度的具體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數形結合 數學教學 解題
作為一種數學思想方式,數形結合的提出主要的理念是:數學中兩種最古老的、最基本的研究對象即“數”、“形”,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可以互相轉化。簡單來講,所謂的數形結合就是具有抽象性的數學概念、定義、數量關系,以及具有直觀效果的幾何圖形、位置關系結合起來,讓抽象與直觀形成一種相互輔助的關系,讓小學生能夠對這種關系加以應用,從而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解題能力,降低數學中的解題難度。
一、數形結合,深化單位的意義
關于分數的單位,在數學課本中是這樣定義的:一個物體或者幾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而自然數“1”則被稱為單位。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只是這樣講解單位的定義,對于他們來講有些抽象難以理解。舉個例子來講,在題目:“ 的分數單位是( ),它有( )這樣的分數單位”中,兩個( )內都應該分別填寫“ ”、“4”,但是很多學生由于無法理解所謂單位的概念,經常會將分母“5”看作是單位。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圖形結合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單位加以了解。比如:將班級內男生的數量看作是 ,將班級看作是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平均分成5份,男生在其中占4份。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讓學生能夠在直觀上了解單位的概念,為日后的分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數形結合,準確掌握計算方式
與乘數學習相同,學習分數相關知識,必然要涉及到分數乘除法,在計算時,要遵循以下原則:在分子和分母不為零的前提下,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最后不是最簡分數要化成最簡分數乘整數,分母不變,分子乘整數,最后不是最簡分數要化成最簡分數。而分數的除法則是:1. 分數除以整數。被除數的分母乘整數做分母,分子不變,能約分要約分;2. 整數除以分數。整數除以分數,被除數乘以分母除以分子;3. 分數除以分數。分母相同的分數相除,分母與分子相除。比如: = = ,題目要求是將轉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經過計算第一個( )中應當填入數字“3”,第二個( )中應當填入數字“9”。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題目的簡化和分解,分母的“4×3”得出計算結果為“12”,如果想要在的基礎上轉化為分母為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那么分子( )中填寫的數字應當與分母中“4”乘的倍數相同,也就是說,( )中應當填寫數字“3”,最終“3×3”計算結果等于“9”。通過這樣的引導方式,多做一些相似的題型,讓學生能夠對分數的計算方式有所有了解,數量的掌握計算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為日后進行混合運算學習時打下良好的鋪墊。
三、數形結合,幫助學生找到解題切入點
在小學五年級的分數學習中,學生可以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在短時間內分解題目,在進行計算時,通過寫、畫、計算三個部分找出準確答案。舉個例子來講,在進行較為復雜的復合式計算題,由于計算的過程比較煩瑣,學生出錯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結合數形結合的思想,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可以迅速地對題目進行分解,畫出與習題相關的推理圖,如此一來,解題步驟得以簡化,計算上也更加方便,學生的計算時間有所減少,且能夠抓住題目計算的切入點,并對題目進行解答,不僅能夠簡化計算步驟,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計算信心,學生更愿意在計算中投入思考,對于幫助他們建立數學思維也非常有效。比如:在等式“0.25= =9÷( )=( )÷28= ”的計算中,很多學生在看到這個等式時,產生的第一感覺就是恐懼,他們認為,這么長的式子一定非常難計算,其實不然,教師只需要引導學生將等式拆分開,可以拆分成以下幾個式子“0.25= ”、“0.25=9÷( )”、“0.25=( )÷28”、“0.25= ”,這樣拆分之后,學生既然不會覺得很難,或者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出更好、更簡便的計算方式,教師在此過程中,多給予鼓勵,讓學生勇敢地思考,對于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有重要意義。
結束語:
分數的學習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是重難點內容,但是,由于小學生容易“馬虎”、思考能力有限等各種因素,經常容易出錯,久而久之,會讓他們對于分數計算產生畏懼情緒。數形結合教學思想方式的應用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在具體的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該方式,促進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2):73.
[2] 李亞男,尤東春.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上),2016(13):57.
[3] 霍俊明.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法的運用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