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利用假期,教師和學生同步閱讀一本英語名著,以此來拓展學生英語閱讀,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師生共讀;閱讀興趣
一、 引言
在我國,發展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培養其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在大力倡導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今天,對學生的語篇教學尤為重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指出:語篇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資源,也是語言學習的主要載體。語篇賦予語言學習以主題、情景和內容,并以其特有的內在邏輯結構、文體特征和語言形式,組織和呈現信息,服務于主題意義的表達。同時,課標對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文化知識的內容要求包括:理解和欣賞經典演講、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等,感悟其精神內涵,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長。眾所周知,原版書籍閱讀可以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提高閱讀速度,擴大詞匯量,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培養英語語感,了解西方的歷史背景以及風俗文化。所以,鼓勵學生閱讀英文經典名著對于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大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 探索
師生共讀英文名著的探索是筆者基于既能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名著,又能統一進度,對學生做有效監督和引導,最終達到落實課標提出的核心能力提升的要求。筆者今年所帶的是高三畢業班的學生,如何利用寒假進行有效地閱讀英語名著,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成為我們高三英語備課組老師探討的重點。我們傳統的慣例是讓學生自選一本他們喜歡的英文小說,讀完后他們自己寫篇讀后感,就結束了。但實踐后發現學生所選的閱讀材料難度參差不齊,有非常簡單易讀的英語小說簡寫本,而且旁邊還有中文翻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促進程度有限。有的同學所選的小說偏難,詞匯量大,篇幅長,堅持了幾天他們就偃旗息鼓,最終的作業也是看看中文摘要,寫個讀后感草草了事,也偏離了利用名著提升閱讀能力的效果。最后經過反復協商討論,我們制定了利用寒假師生共讀一本英語經典小說的閱讀任務。
三、 實踐
經過高三備課組老師的認真探討,同時結合目前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們最終選擇了Animal Farm(動物莊園)為寒假期間師生共讀的英文原著小說。《動物莊園》是一部政治寓言體小說。主要講述了農場里的一頭豬,老少校(Old Major)在提出了“人類剝削牲畜,牲畜須革命”的理論之后死去,若干年后農場里掀起了一場由豬領導的革命,原來的剝削者——農場主被趕走,牲畜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愿望,嘗到了革命果實的甘美,農場更名為“動物莊園”并且制定了莊園的憲法——“七誡”。但不久領導革命的豬們發生了分裂,一頭豬被宣布為革命的敵人,此后,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擁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和越來越多的優厚待遇,逐漸脫離了其他動物,最終變成為和人類完全一樣的牲畜剝削者,動物莊園的名字也被放棄。小說共分成十章,閱讀量約為3萬字左右。總體而言,小數難度適中,關于動物的故事情節生動有趣,但寓意深刻,對于高中學生同樣具有深刻的閱讀感悟。筆者要求學生在假期中每天認真閱讀一章,完成我提前設定的閱讀配套練習,并在閱讀完所有章節后完成一篇讀后感。具體的要求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掌握每一章的故事梗概,簡要回答情節問題,為最終的讀后感積累素材。以小說第一章為例,筆者設置了以下三個問題:(1)Where is the story set? 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故事的背景是何處?主要角色有哪些?)(2)What does old Major think of the nature of animals life?What is his purpose? What does he call on animals to do?(老少校認為動物的生活本質是什么?他呼吁動物采取什么行動?(3)How can we describe his speech?(我們可以如何來描述他的演講?)筆者所設置的前兩個問題是可以通過文本閱讀,經過適當概括可以獲取的故事情節內容,第三個問題是略有挑戰性的對文本信息分析歸納的問題,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概括和推理判斷能力。
(二) 要求學生在閱讀每一章小說掌握故事情節的同時關注優美的語言表達句式,邊閱讀,邊賞析。同樣以小說的第一章為例,筆者要求學生賞讀以下優美句型,重點關注標黑的詞匯表達,并翻譯成中文。
1. Word had gone round during the day that old Major had had a strange dream on the previous night.(P001)
2. He would say that God had given him a tail to keep the flies off,but that he would sooner have had no tail and no flies.(P002)
3. When Major saw that they had all made themselves comfortable and were waiting attentively,hecleared his throat and began.(P003)
4. Remove Man from the scene,and the root cause of hunger and overwork is abolished forever.(P005)
5. Let usput it to the vote.(P007)
6. I had known that tune in my infancy,but it had long since passed out of my mind.(P008)
(三) 在最后閱讀完整篇小說后,筆者要求學生認真完成讀后感,具體的寫作要求指導如下: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novel?(故事主要的梗概:背景,人物,情節,結局……)
2. Which character do you like the best? Which character do you like the least?(談談你最喜歡的角色,談談你最討厭的角色。)
3. Would you recommend the novel to others? Why? Why not?(你是否會推薦這本小說? 談談你的理由。)
以這三個問題為引導,學生可以根據每一章故事的主要情節的問題,結合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悟,形成一篇內容相似,又具有一定個人見解的讀后感。
四、 反思
這本小說的閱讀時間持續了兩周,閱讀活動結束后,筆者有以下三點反思:
(一) 在循序漸進的語言積累及文本思考中,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閱讀素養,并且有效地促進了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有效解決了教材中閱讀面狹窄的問題,是對教材的延伸和拓展,真正通過閱讀名著小說達到課標所提出的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要求。
(二) 教師通過此次寒假師生共讀英文名著的活動,既能夠及時有效地督促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同時也在鞭策教師本人要提前閱讀,并且設計相關的閱讀任務給學生。在教師閱讀的過程中,也同樣促進了教師自己閱讀面和詞匯積累,有效提高了英語的教育教學水平,從而在根本上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所以,利用假期師生共讀英語名著是一種師生雙贏的重要活動。
(三) 不可否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老師所指定的統一閱讀篇目,不一定是所有學生所喜歡的。因此,學生在閱讀中的興趣和積極性是教師要重點關注的環節,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同時也可以建議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己再單獨選擇一本自由閱讀的英文小說,來鼓勵推動學生的閱讀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李興勇.高中英語分級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42):55-59.
[4]劉丹,曲紅茹,徐國輝.中學英語師生共讀式書籍閱讀的實踐與反思[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42):24-28.
作者簡介:
徐申葉,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