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泗濱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問題,從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通過對教學實例的分析,指出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策略,以期促進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教育;數學;高效課堂
隨著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作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內涵與要求也在發生著變化,高效課堂的概念日益被更多的教師接受。在強調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當代教育制度中,課堂越來越成為綜合性的場所,既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場地,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多種形式互動的場地。構建高效課堂,要求減負增效,關注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提升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考慮的問題。
一、 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及問題
初中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時期,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初中教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初中生正是處于思維方式由感性走向理性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形成有著終生的影響。數學課程是初中階段學生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手段,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至關重要。
但是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不夠明確,很多教師對教學內容能夠熟練把握,但是對數學教學在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作用把握不深。一些教師認為初中數學的教學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應付考試或者提升計算能力,因而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沒有有意識的鼓勵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造成了教學與生活的脫節。其次,初中數學教學模式較為陳舊,很多學校還采用著傳統的黑板、粉筆、三角尺這樣的“數學教學三件套”進行教學,固然這三種都是數學課堂上的實用型工具,但是在多媒體教學方式日益發展的今天,采用多媒體方式顯然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因此,傳統的三件套亟須改進。最后,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轉化問題。部分數學教師難以實現課堂角色的轉變,難以將自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的參與者,難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僵化,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低,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 轉變教學思路,培養數學思維方式
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路,培養學生使用數學方式思考實際問題的習慣,幫助學生逐漸地養成數學思維方式。可以采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在教學中,就將實際生活情境與教學緊密結合。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課程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教學。比如張阿姨有1000元,存入銀行,在銀行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兩年過后,張阿姨取出1200元錢,求銀行利率是多少。按照這樣的事例進行教學,既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夠啟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了解到數學不只是考試中的數字,更是生活中的實用工具,便能夠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數學的思維方式。
(二) 運用多種手段,豐富課堂內容
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數學課堂教學手段的提升帶來了可能。多媒體等技術應用在數學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只依靠傳統的借助畫圖、教具等進行教學,難免不夠直觀或者缺乏變化性。但是多媒體教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制作課件的方式,將幾何圖形呈現在大屏幕上,既直觀明了,又富有多種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圖形,對學生的理解很有幫助。而鼓勵學生動手實踐也是豐富課堂內容的好方法。如學生在學習“全等三角形”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制作三角形,鼓勵學生對三角形進行變化,最終引導學生發現,在滿足一定要求的情況下,三角形全等的相關問題。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同時也帶來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積極性。
(三) 轉變課堂角色,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很多學生眼里,數學課堂是枯燥乏味的,而初中數學逐漸加深的知識,也使很多學生對數學課堂望而卻步。因此,教師可以在一些較為簡單、易于理解的章節的教學中,設置更多地參與環節,由淺至深,逐步的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如在“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提前預習書本內容,按照小組的形式,選擇感興趣的數據進行收集,如觀察早晨學生進入校園時每一個時間段的人數、體育課上選擇不同運動方式的學生人數、學生每周看課外書籍的數量等等,即使是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這些任務也能夠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生調查完畢后,畫出統計圖,在課上每一組派出代表進行交流。教師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將數學從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知識,同時也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樣的教學方式還有很多,提升學生參與度的嘗試不應該拘泥于形式,如學習“頻率與概率”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鼓勵學生采用擲硬幣等方式,統計一些生活中常見情境發生的概率,再通過引導學生總結的方式帶入教學內容;在“位置與坐標”一課中,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與動手相結合的方式,用多媒體投射本地地圖,引導學生以學校位置為原點,畫出家與學校之間的坐標系。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師要逐步將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的身份轉變成學生的引導者,鼓勵學生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 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改革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應該隨著教學形勢的變化而靈活轉變,教師所采取的一切策略,都應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水平為最終目的。構建高效課堂,切實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個數學教師積極投身于教學改革,共同努力,最終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張紅燕.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18(22):88.
[2]楊永名.淺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8(22):79.
[3]李勝兵.初中數學組織探究式教學活動以構建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1):103+105.
[4]敖特根.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