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德
【摘要】高中體育是高中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價值在于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讓學生面對繁重的學業時,具備健康的體魄,養成強大的心理素質,著力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如何實現教學思路的創新,是當下高中體育老師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
【關鍵詞】高中體育? 創新教學? 趣味性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學體育教學課堂設計的創新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8]GHB1288。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27-01
一、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不足與問題
第一點,重視程度不高,體育教學只局限于課上教學。高中生由于面臨升學的壓力巨大,致使學校對高中體育教學的開展缺乏重視程度,學校基礎設施以及課程規劃都缺乏相應的目標感和針對性,學生無法全身心的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參與感和互動感的缺失,導致高中體育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無法與體育教學產生良好的互動交流。
第二點,學生差異化特點無法滿足,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不完善。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就在于體育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在應試教學的大背景下,學校往往將主要精力和關注度投放在應試學科當中,忽視了校園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資源投入,體育場地得不到及時修繕,運動器材得不到及時補充,致使體育教學活動無法全面開展。
二、高中體育的內容設計與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有助于高中生運動機能與鍛煉經驗的提高,為有效提升高中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感,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定,要著重考慮到以下幾方面。
1.老師目標要明確,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鍛煉。老師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多做練習,讓其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覺的加入體育教學當中,從被動練習到自主練習。激發學生愛運動的神經,養成愛鍛煉的好習慣。
2.身與心同步成長,老師的課上教學不能只局限于體育鍛煉,要在身體鍛煉成長的同時,體會到高壓學習狀態下精神的放松,整體提升學生身心健康使其身與心同時成長。通過一系列教學模式的開展,比如:游戲競技、體育比賽等方式,讓學生體驗自主與自信、競爭與合作、失敗與成功等多種感受,有助于心理健康培養的輔助教學。
3.體育意識終身化。體育教學不可一成不變,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靈活,目標的設定要經常更新,結合高中生實際興趣愛好,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潛意識中培養學生自主選擇有助于身體健康的運動,養成一生愛運動的好習慣。
三、體育教學設計的成敗趣味性不可忽視
無論是哪個學科,都無法忽視趣味性對教學帶來的價值,無論學生處于哪個階段,趣味性的體育教學都具備吸引力。要想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課程設計就需要趣味性的優化。舉例:在教學中通過故事熱點體育新聞的方式融入內容設計,比如亞運會全運會,誰人又代表祖國奪得了冠軍,打破了世界紀錄,他平常是如何訓練的,長跑對身體素質基礎的提升有哪些好處,通過對熱點體育新聞的解讀,在娛樂中引入體育知識。
四、信息化教學設計讓體育教學不落伍
高中體育教學可融入多媒體技術,實現體育教學信息化,利用多媒體演示文稿,或者是視頻內容播放,學生就能夠更直觀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學習,拿籃球來舉例,老師在講解投籃要領時,就算是百發百中,動作技巧全部告訴學生,他們也無法看清每個細節的具體配合,若是借助多媒體,就可以反映一些經典的投籃片段,甚至可以將那些片段拆分細節暫停,介紹動作的特點與技巧,讓學生更容易在腦海中構建完整的動作要領圖,達到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五、體育教學多樣化豐富化
為了更好的促進教學有效性提升,多樣化的教學設計必不可少。在體育教學中除了書本課業外,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愛好開展多種教學模式,比如學生都向往俠客英雄,我們就可以進行武術的介紹與講解,進行一些基礎的鍛煉,要讓學生明白無論什么俠客的強建體魄,都離不開日常的鍛煉。培養學生除了在課上鍛煉還要在生活中鍛煉自己,養成愛鍛煉的好習慣,它不是一門課,而是每個人一生健康的基礎保障。
體育教學本就是學生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目標明確的恒心、為人師者的愛心,要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教學設計的創新都要以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目的。在遵循體育教學設計原則的背景下,合理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學生身體素質得到鍛煉的同時,心理素質也可得到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袁文亮.淺議增強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對策[D].學苑教育,2012(22).
[2]肖紅香.新課標下學生體育學習新方式的理論探析[D].西安體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