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志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人本模式的內涵,并從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如何構建中職學校思政教學的人本模式。
關鍵詞:中職學校;思政教學;人本模式
1.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水平的不斷加深,很多中職業學校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這對培養高素質的職業人員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加上很多中職學校教師在教學中依舊沿襲傳統教學方式,更致使學生對空洞概念教學產生厭惡心理。在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內容較少涉及到社會實踐中的現實問題、熱點問題,從而是學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聯系實際深度,因此中職業學校如何構建思想政治教學的人本模式是重中之重。
2.人本模式的內涵
人本模式也就是“以人為本”的模式,在此中的“人”主要指教育對象,也就是中職學校中的學生,指在教育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根據馬克思主義,教師在執行教學任務過程中應當將受教育對象看作為單獨的、又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的個體,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具有獨特的性格和品格,所以思想政治教學中以人為本要堅持學生的社會屬性以及自然屬性,不僅要關注人性需求,更要了解社會滿足性。教師將學生看作一個“多方面和諧發展”的獨立個體才能夠實現全面培養發展的最終目標。
3.構建中等職業學校思政教學的人本模式的途徑
3.1充分認識學生的社會性本質,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和方法
根據以人為本的內涵,中職學校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學生思想政治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并關注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差異性,認識到學生們社會性質的本質。學生的政治思想形成收到各種社會關系的影響,尤其是中職院校中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學生們,他們的思想行為、興趣愛好都在比較特殊的階段,因此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在學生本質規律基礎上會更容易、也會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其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明確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選用也是人本模式的重點,這就必須考慮到大環境影響下的學生們的社會關系,雖然中職學校的學生們生活在同一個校園內,但是就不同學生的性格、家庭情況、生活地區等來說,他們的社會環境就不一致。因此,中職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和選用教學方法中就必須緊密聯系學生們的社會關系。最后,中職教師的思政教學要選擇和利用適宜學生的、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環境來完成教學,這是由于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促進教學內容的接受,這源自教學環境的滲透性和感染性的特點。思政教學環境也就是社會關系,所以必定會有健康的社會環境和消極的社會環境,那么中職學校的思政教學想要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積極營造精神環境、健康文明的良好社會環境。學生在良好的大環境中接受熏陶,將感悟道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回饋并覆蓋全社會,使之相互協調。
3.2教學過程中要體現民主平等原則
思政教學是教育對象主動接受教育、積極吸收實踐活動的自我教育過程,也是教育者向學生施教的過程,所以說思政教學是一種雙向的互動交流。傳統教學中教育者需要向學生口述道德素質問題,往往會比較枯燥抽象,教育者也在教學中表現出單向施教、高人一等的姿態,但是這種非平等的教學基礎會阻礙雙向互動,因此堅持教學平等是發展雙向教學的基本,也是以人為本模式的重要點。由此可知傳統的思政教學觀念同人本模式相背離,人本模式中要求教育者要堅持以人為根本,依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啟發學生,教育者與受教者互相尊重、寬容、信任,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尊嚴和權力,以平等民主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貫徹教學過程中。
3.3.重視學生合理需求的滿足和需求發展的層次性
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本質決定了個體對自然和社會的需求,也是在這種多樣性決定了人的多樣性。中職院校內的學生同樣如此,雖然每位學生生活學習在同一個校園內,但是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他們也有各自的社會交往、審美情趣和社會需求等。因此,教育者在德政教學的施教過程中要學會尊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需求,將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將生活實踐同書本中的哲學知識相勾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利益觀念,區分各種利益關系,幫助學生做好利益取舍。此外,人的需求還具有多層次性,無論是自然需求還是對社會需求,人的需求一般都有三個層次:生存、享受和發展,作為主體能動性的個體,中職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不僅會追求基本的生存需求,更傾向更好的物質享受、生活條件和精神高度。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對吃、穿、玩這些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學生和家長都希望在職業學校畢業后,通過學到的技術能在社會中謀求一個好工作,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尊重學生們在物質方面的追求,這也具備一定的合理性,但教師在此基礎上要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關注精神生活上的合理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觀,避免學生發展享樂主義的思想。
3.4重視學生自由自覺活動的實現和全面發展
思政教學有助于中職學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實踐觀,這自然不能僅僅存在于說教層面上,要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基本的教學活動和實踐是由中職學校的職業性質決定的。實踐教學通過對學生的綜合教育實現了學生人才培養和畢業就業的重要目標,校方加強實踐教學是同普通教育的顯著區別。在思政教育課程中實踐教學同樣重要,教育者自然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實踐,通過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激發學生們的潛能。比如說在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調查農村經營體制進展以及城市內公司制度性質等,讓學生們相互對比并撰寫調查報告,讓學生們將實踐調查和理論知識相結合,增強學生們的學有所用感,并為今后工作積累實踐經驗。
4.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的思政教學要摒棄傳統模式,通過人本模式的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做到文化科學知識和熟練專業技能雙掌握,為我國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不斷努力,最終促進中職學校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珠愛.構建中職學校思政教學的人本模式[J].職教論壇,2006.
[2] 張雪梅.以生為本創新教學模式提高中職學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J].學理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