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英
摘? 要:本科機械制圖為機械加工行業中的基礎課程。該文通過對機械制圖進行概述,并指出傳統機械制圖的教學現狀,對應用型本科機械制圖教學改革進行研究,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組織定期競賽等,提升學生對機械制圖課程的興趣。在進行機械加工過程中,需通過相應的圖紙對加工零件進行設計,以保證零件的完整性。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機械制圖?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b)-0142-02
1? 機械制圖概述
機械制圖作為機械制造學科一門課程,其主要通過圖紙對機械零件的結構和尺寸進行構建,通過圖形、文字、標注和符號等在圖紙上進行表達,通過設計理念和機械制造規格來進行技術交流,它是工程界通用語言之一。隨著加工工藝技術的不斷成熟,在與先進技術進行交流時,由于各行業對機械零件的規定不同,導致無法進行正確的交流。通過工程界對規格統一制定,現機械制圖以兩種方式存在,國內制定標準和國際化制定標準。在進行標準化設計時,包括格式、整體比例、字體標注、圖線格式和紙質幅面等。其在進行繪制過程中,一般按照正投影法進行繪制,當對零件進行多角度分析時,應依據其投影方向和投影面進行繪制,通過主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斷面圖對零件內外部結構進行剖析。當前繪制圖形中,一般以主視角投影法為主,斷面圖一般作為假象式模型,用于圓柱形橫斷面結構分析。
2? 傳統機械制圖教學現狀
2.1 機械制圖教學方法不當
當前高校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進行機械制圖繪制時,由于教學內容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造成對繪制圖形線條不規范。機械制圖在部分學校課時較少,導致學生對機械制圖繪制理解不深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進計算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實際操作繪制能力降低,進而使當前高校整體繪圖質量下降。當前學校在進行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還停留在二維平面的繪制,當前零件的復雜工藝以無法通過二維圖形進行表達。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機械制圖的基本含義不理解,由于機械制圖課程內容屬于邏輯性較強學科,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當產生溜號時,不利于對整堂課程的理解,在進行機械制圖標注環節時,造成對部分標注不理解,導致對后期制圖尺寸公差及偏差位置的記憶混淆。
2.2 制圖基礎不扎實
在制圖教學過程中,部分繪圖零件工藝較為復雜,學生在課堂上已完成相應教學任務,但在課下不多加練習的話將導致對復雜內容造成選擇性遺忘,影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校內實習階段,部分同學以課堂理論知識進行對零件的加工,導致設計零件與標準不符,出現誤差較大的情況,無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學生對零件整體結構表達不清,未對待加工零件結構進行分析,導致學生繪制的圖形,未能在實際加工中生產出來。在學生進行實習過程中時,其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精準與否。任何一個復雜的工藝,都是以基礎工藝為基準,將其以延伸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對繪圖不精確和對零件結構分析不準,直接體現出學生自身知識水平不達標。部分機械制圖課程中的繪制方法,在實際加工生產過程中無法對其進行應用,此種知識內容只是作為相應的輔助教學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學生在畢業工作之后將對學校傳授知識進行反思,造成學校傳授的知識無法應用到工作中的錯誤想法。
2.3 課堂教學觀念不正確
當前高校在教學過程中,以全面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機械制圖授課時,將教學內容與實際操作環節以投影的方式進行講解,通過此方式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氛圍,提升教學時間的利用率。但當前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多媒體教學內容進行機械式講解,未能與學生形成互動,在講解模糊性概念時,只是對概念進行講解,未能對其進行正確分析,導致學生對知識點記憶不牢固。部分教師在進行作業檢查時,由于機械制圖課程圖紙較為繁瑣,增加了檢查的難度,由于機械制圖課時占比較小且間隔較大,如未對作業進行及時講解,將導致部分學生對教學內容遺忘。
3? 應用型本科機械制圖教學改革研究
3.1 優化教學內容
高校機械制圖課程作為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通過繪圖訓練可使學生對機械知識深刻理解。當前高校在對機械制圖課程內容分類時,主要以幾何畫法、基礎制圖和組合型機械制圖3部分為主。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對知識進行層級式的講法,先在學生學習思想中確立機械制圖的方向,鞏固學生的基礎,以點、線、面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記憶,并講述空間與投影所對應的關系,將幾何畫法的基本理念逐步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在進行基礎制圖時,應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以點代線、以線代面的方式,使學生對基礎制圖的過程進行理解,在講課時重點突出整階段內容的課程難點,將其與正確的學習方法相結合,達到學生對基礎制圖知識的掌握。在進行組合型機械制圖時,應構建三維立體化模式,通過多投影面進行分析,并加強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其對零件結構的剖斷面進行正確理解,在進行組合型機械圖講解時,應將內容由繁入簡,通過對機械零件進行拆分式講解,使學生了解機械制圖的本質,提升對機械制圖的學習興趣。
3.2 創新教學模式
機械制圖是一門復雜性學科,其對零件進行圖紙繪畫,通過復雜的標注來對零件的加工工藝進行表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備課,將傳統的說教型講課方式進行改進,通過多媒體投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將復雜難懂的知識點和圖形畫法標注,進行詳細備課,并以投影的方式進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并對重要知識點進行延伸式講解,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對重要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并使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應對機械制圖進行步驟性解析,使學生了解繪制機械制圖時的先后順序,并對標注和公差范圍進行注釋,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對作業進行認真評判,了解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通過電子網絡建立相應的群聊信息,和學生進行溝通,并可對重要知識點進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3.3 組織定期競賽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教學內容主要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理論知識,并對知識點做出適當的延伸。學生通過在課堂上的學習,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和機械制圖的繪制流程,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通過舉辦競賽的方式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圖紙的觀測和繪圖能力的等方面進行評測,將重要知識點以競賽內容的方式表現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可使學生設計圖紙,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升學生對三維立體模型的構建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機械制圖知識理解更深刻。
4? 結語
綜上所述,該文通過對機械制圖進行概念分析,指出傳統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面臨的現狀,并對其進行改革,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可提升學生的機械制圖課程的認知程度,并增強學生對機械制圖重要知識點的記憶程度。
參考文獻
[1] 呂程.基于三維圖樣技術的應用型本科《機械制圖》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資訊,2018,16(5):198-199.
[2] 吳明明.應用型本科機械制圖課程教改與實踐——以安徽三聯學院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162-163.
[3] 羅宏博,連瀟,劉陽.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機械制圖教學改革與探索——以隴東學院機械類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48):66-67.
[4] 褚園,楊咸啟,錢勝.地方應用型高水平本科建設背景下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J].黃山學院學報,2015,17(5):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