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望
【摘要】高中舞蹈教學是一項集形體藝術、情感藝術、思想藝術、教育藝術于一體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通過身體、形態、動作等的表達,將美傳遞給大眾。高中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舞蹈技能,但是在舞蹈表現力上還存在不足,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舞蹈表現力。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舞蹈教學;表現力;提升
近年來,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對美的追求越來越看重。就目前而言,高水準的舞蹈表演深受人們喜歡,這就要求教師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對教學任務、教學目標進行調整,改變以往過于看重學生舞蹈技巧培養而忽視其他能力培養的狀況,加強對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可以對舞蹈作品、音樂有更加全面的感悟。
一、高中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表現力的意義
舞蹈是通過肢體語言將美表現出來的藝術,其不僅需要舞蹈演員具有良好的技藝,而且要求舞蹈演員熟練地應用各種肢體語言來表現情感。高中舞蹈教學綜合了形體藝術、情感藝術、思想藝術、教育藝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舞蹈藝術表達形式,而且需要指引學生學會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中。
二、當前高中舞蹈教學中學生表現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思想情感融入不足
對高中生來說,他們在掌握了嫻熟的舞蹈技巧及經驗以后,可以在舞臺上進行相應的舞蹈表演,但是觀眾在欣賞過程中,往往會感覺少了一些內容。如在表演蒙族舞蹈《鴻雁》時,高中生即便穿上了蒙族衣服進行表演,也不會讓觀眾感受到蒙族人的豪邁情懷,難以引起觀眾的認可。造成這種情況的關鍵在于學生在進行舞蹈表演時,沒有將自身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其中,難以將舞蹈藝術形象地展現出來。
(二)情感教育模式單一
在當前的高中舞蹈教學中,教師大多會采取“散養式”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希望高中生可以運用嫻熟的技術來實現情感的投入。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情感引導、培育,導致學生在實踐表演中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技術手段來表現情感,影響了學生的良好發展。
(三)學生的學習熱情比較低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高中生正處于好玩的階段,他們很難靜下心來學習,特別是舞蹈學習,更是需要學生不斷地堅持、忍耐,舞蹈學習的枯燥與學生躁動的心情相互矛盾,導致學生對舞蹈表現力的學習缺乏良好興趣。加上高中生缺乏豐富的人生閱歷,情感經驗不足,面對豐富的舞蹈情感,難免會表現出面部情緒僵硬、肢體動作生硬等情況,難以很好地將內心思想表現出來。
二、高中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表現力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舞蹈作品
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引導學生全面解讀舞蹈作品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基調,從而加深對作品藝術內涵的感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舞蹈作品表演中表現出更加強的藝術表現力,有助于舞蹈藝術感染力的提升。鑒于此,高中舞蹈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舞蹈動作時,要注意引領學生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內涵。如在《達坂城的姑娘》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該作品的文化背景展示出來,讓學生了解到該作品是維吾爾族的舞蹈,然后為學生簡單介紹維吾爾族的風俗、風土人情等,并將維吾爾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慕情感的視頻播放出來,加深學生對維吾爾族舞蹈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一定的舞蹈動作,學生的學習活動會變得更加簡單,同時學生自身的表現力也會得到極大提高。有條件的高中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欣賞相應的舞蹈比賽,讓學生可以從觀眾的視角來感受舞蹈之美,促使學生在舞蹈鑒賞中更加深入地感知舞蹈作品。
(二)把握舞蹈音樂節奏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所在,也是表現舞蹈情感的重要載體,在實踐中,高中舞蹈教師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把握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舞蹈。在日常的舞蹈訓練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數節拍,并引導學生感知舞蹈與音樂節奏之間的關聯,便于學生更好地通過音樂來提升自身的舞蹈表現力。音樂節奏蘊含著各種豐富的情感,高中舞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舞蹈的音樂進行深入感知,并結合音樂節奏來分析其蘊含的情緒,思考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舞蹈動作將其中的情感準確地表達出來。在這樣的引導下,高中舞蹈教師輔以多媒體視頻,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情緒體驗,使得學生可以對每一種情緒都有良好的體會,進而更加適宜地將舞蹈動作表現出來。
(三)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
舞蹈是一種脫胎于現實生活的形體藝術,表現出了人們對美的追求,以及對生活中的審美屬性進行藝術化處理。在實踐中,不管是舞蹈作品題材還是舞蹈動作、舞蹈環境,都與現實生活有十分緊密的關聯。為了更加深入地將舞蹈作品內涵表現出來,舞蹈表演者需具備豐富的人生閱歷及對現實生活的良好感悟。高中生年齡較小,缺乏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刻的生活感悟,導致舞蹈內涵表現效果相對比較差。為此,在實踐教學中,高中舞蹈教師應該指引學生用心感悟生活,并立足于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布置一些以生活素材為主題的舞蹈編制任務。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高中舞蹈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現實情況,對舞蹈教學活動進行優化調整,不斷提高學生的形體動作水平,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將自身情感傳遞給觀眾,引導觀眾與舞蹈產生共鳴,繼而促進舞蹈藝術感染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迪力阿熱木·艾爾肯.淺析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6(08):144-145.
[2]楊莉.論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與訓練[J].藝術品鑒,2017(02):113.
[3]張孔.論舞蹈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現力[J].北方音樂,2017(03):153.
[4]張文鳳.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7(09):228-229.
[5]姚華莎.高中舞蹈教學對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4):65.
[6]文暢.淺析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6(04):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