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惟佳
摘 要:中央企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主力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雖然中央企業近年來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仍要清醒地認識到,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中央企業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闡述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意義,對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原則和方法進行探討,并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思考
中圖分類號:F27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6-0005-02
對于任何國家來說,大型企業都是國家經濟的命脈之所至,在國民經濟中處于核心地位,其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十三五”期間,我國中央企業(以下簡稱“央企”)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總體競爭能力顯著增強,逐步成長為國內同行業的領跑者,在一些領域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不相上下。中央企業的發展歷史表明,我們應當遵循大型企業的發展思路,即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逐漸形成行業領域的“領頭羊”,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進而發揮央企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作用,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就需要央企在目前歷史條件下,檢查自身建設的不足之處,推動央企在新時期獲得更大的發展。
一、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意義
1.適應經濟全球化,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求。在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而大型企業之間的競爭又是這一競爭的核心內容之一。央企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對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發展我國國際競爭力意義重大,并且肩負著在國際上樹立我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的歷史使命。
2.發展國有經濟,鞏固基本經濟制度的根本要求。作為國有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目前,央企無論其涉及到的國民經濟的行業和領域,還是從其所占國有經濟的比重來說,央企都處于無法撼動的主體地位,推動了我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央企在2018年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29.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獲得利潤1.7萬億元,同上年相比增長16.7%,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因此,大力發展中央企業,是完善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根本要求。
3.打造國有品牌,躋身國際先進水平的現實需要。近年來,我國央企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績,企業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并在國際競爭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許多央企針對自身發展實際,提出了打造自身品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目標,這都為我國央企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與全球一流企業相比,我國央企的差距也是比較明顯的,制度尚不完善,創新能力不強,在國際舞臺上的經驗尚顯不足,創建全球知名品牌的實力仍需進一步加強。所以,央企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是保證自己躋身國際先進水平的現實需要。
二、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原則和方法
1.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基本原則。我們要把央企建設成全球一流的企業,必須有自己的原則。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創建世界一流企業不能是一句口號和空話,針對自身實際,制定發展措施,要注重自身發展能力的提升。其次,要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要敢于面對現實,敢于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要分享自身發展的成功經驗。再次,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要針對自身實際,做好發展規劃,分階段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遵循國內一流到世界一流發展目標,有步驟地循序漸進地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最后,要堅持繼承創新的原則。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必須要在管理中繼承本國的優秀傳統,同時,要敢于創新,借助內生和外延兩種途徑,把企業推向世界舞臺。
2.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指標體系。創建世界一流的指標體系是央企建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與世界一流企業的經營指標進行對比,央企自身的發展問題就會暴露出來,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加以改進,央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夠提升上來。一般來說,央企自身的指標體系要具備獨立性、可比性和通用性的特征,要能夠把企業總體情況全面準確地反映出來。第一,央企在構建自身指標體系時,應當與本行業有著較強的可比性;第二,各指標應具備較強的獨立性,指標間的重復和耦合現象盡可能不要出現,各個指標時間應盡量避免互相影響,應盡量選擇能對單獨內容或對象進行反映的指標;第三,指標應具備一定的通用性。選擇的指標應盡可能是本行業都熟悉的指標,應在行業內有著較強的通用性并且易于獲取,應按照同一標準和方法對指標值進行計算,以便于進行比對分析;第四,指標應具備一定的代表性。指標不宜設定過多,但必須有代表性,通過對高績效企業實踐經驗的研究,對其成功的關鍵驅動因素進行分析。
3.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工作方法。無論要做好什么事情,都要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創建一流國際企業也是如此。首先,央企要以對標管理為實施手段,從自身實際出發,以業內一流、世界一流為目標,以國際上同行業著名企業為標桿,開展對標管理,從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以趕超標桿企業為目標,推動央企進入世界一流企業的行列。其次,要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通過對標,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提高央企的運營、創新和國際化運作能力,提升央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實力,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最后,以全員參與作為重要路徑,樹立“爭創世界品牌”的經營理念,動員全體干部職工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去,自下而上地激發央企內部的工作活力。
三、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意見和建議
1.統一思想,營造氛圍。要強化對企業的內部組織領導,按照“統一部署、總體規劃、分層管理、逐步實施”的思路,把企業的各層級、各業務條線的思想統一起來,以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制定實施方案,確定每一個部門的目標和任務,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央企創建世界一流企業活動,在具體工作中,央企應從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高度出發,構建內部組織管理體制,以市場為導向,在生產領域和非生產領域之間實現成本數據連接,在管理中貫徹統一控制,放眼全局,分級實施,營造出“全員參與,爭創一流”的企業文化經營氛圍。圍繞企業發展目標,既要立足當前,抓好月度年度生產任務,又要放眼未來,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努力為央企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