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開展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深入探索中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在設計教學時,教師深入挖掘教學內容,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讓他們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課文探索,加深學習感悟,促進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發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以人為本;互動教學;閱讀;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1-011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1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模式,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在豐富的學習環節中深入探索,通過思考、閱讀等方式掌握課文內容,并在寫作練習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以人為本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引導的作用,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發展,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導入環節是教學的基礎環節,利用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使他們對語文課文具有較強的探索興趣,在導入內容的引導下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設計趣味性的環節,利用多媒體的聲音、色彩變化、圖像、視頻等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教學《后羿射日》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后羿射日的動畫片,讓他們認真觀看動畫內容,了解后羿射日的故事,對所學的課文內容感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后,再進行課文內容的探索,可以讓他們進行深入思考,想要了解更多的內容,從而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后羿造福人類、無私無畏的英雄形象。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被學生為主體的模式所取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開展以人為本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在主動思考中理解課文內容,獲得深刻的學習感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途徑進行學習,從整體上對課文進行感知,感受課文中的情感,體會課文中表達的內涵。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要讓他們把思考和提問結合起來進行,讓他們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后大膽提出來,通過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拓寬思維,找到問題的答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上,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討論來學習課文,為他們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索的環境,讓他們在學習中始終處于積極探索的狀態,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推動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
在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平等,在引導學生探索課文內容時,教師要加強師生互動,用豐富的語文知識來引導學生,使他們通過和教師的交流思維更加清晰,抓住重點內容進行探索。例如,在教學古詩《游園不值》時,學生在理解古詩題目時,理解“不值”的含義時有困難,這時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指導,使他們理解古詩中“不值”的含義,區分和日常語言中“不值”的區別,順利解決在學習古詩時遇到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掌握了古詩的含義,并結合想象反復吟誦古詩,逐步體悟古詩的意蘊和詩人的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一篇課文都是內容優美、語言精練的好文章。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深刻領悟課文的深意,教師需要加強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閱讀感悟課文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每個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同,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也不相同,都會獲得獨到深刻的理解。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如大聲朗讀、閱讀表演、閱讀交流會、朗讀比賽等,使學生在積極的閱讀中發展語文思維,挖掘語文潛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學《走月亮》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讓他們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的情感,體驗月下景色的美麗,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體會濃濃的親情,激發他們愛父母,關心家人的美好情操。通過多樣化的閱讀,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使他們通過主動閱讀來理解課文內容。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把寫作教學和語文教學分開,在語文教學中只進行課文講解,而在作文教學中,只進行不斷的寫作練習。學生沒有掌握語言運用方法,缺少語言運用技巧,寫出來的作文干巴巴的缺乏美感。在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中,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作文教學,讓學生在掌握了課文內容后,重點分析課文中的優美句子,通過仿寫掌握句子的寫作技巧,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火燒云》時,教師要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中對火燒云的描寫,學習其中的排比句、比喻句等修辭方法,然后進行仿寫,通過仿寫掌握優美句子的寫作方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以人為本的教學,教師需要在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探索,通過主動學習獲得深刻的學習感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使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實現真正的以人為本的高效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顧悅梅.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
[2]朱靜.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小學),2018(9).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文超(1980.11— ),女,漢族,河北正定人,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