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優罕
摘要: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首要任務。隨著課改的深入發展,教育部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意見中指出:核心素養教育是落實新課改深入發展的基礎任務。基于此,有相關學者把數學核心素養教育劃分為了三個部分,即數學文化、教學能力以及數學價值。以此來促使學生欣賞數學、喜愛數學,進而達到“教”與“學”之目的。通過核心素養的形成,全面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 核心素養 ? 指導 ? 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倡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但目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卻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因此,文章介紹了幾種培養的方法,比如巧妙應用教材、靈活使用教學方法等,但這些只是一些淺見,以期拋磚引玉。
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容
核心素養不是指具體的學習知識和技能,從數學學科角度來說,核心素養是學生具有的一般意義上的數學能力。核心素養培養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概念,目的是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面對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時所具備的品格和能力。這種品格和能力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基礎上,還能帶動社會的發展,對提高學生自身的競爭力,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探索,切實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推動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二、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活動經驗
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相對較強的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數學思想包括抽象、分類、歸納、演繹和模型思想等。比如,數的學習,認識5數字可借助圖片、小棒等實物作為媒介。每一種實物都擺5個,讓孩子們去感悟5所表示的含義,從而抽象出5的概念。因此,數學思維的訓練感悟是提高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是長期訓練出來的。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平面圖形時,通常會將這些圖形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理解。因此,提升數學核心素養一定要重視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活動經驗。例如,在“旋轉、平移”知識學習中,可以為學生下發不同的卡片,比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蝴蝶等。讓大家共同尋找這些圖片的共同點,讓大家動手去折折,疊疊。當學生發現“對稱軸”的存在時,教師對知識再加以分析講解,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既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又讓學生在自我討論中獲得知識。
三、開展實踐活動,在動手操作中獲取知識能力
實踐活動的開展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數學知識點當中充滿著邏輯性和理論性,缺少了實踐教學勢必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學習也將陷入僵局。故此,教學中適當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十分有必要。例如,教學關于角的內容時,有一個知識點,角度的大小和角的兩邊長度無關。此類內容僅從字面意義上讓學生理解,是有難度。介于此,可組織學生用紙折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進行觀察。這個時候學生會發現不管正方形有多大,都是90°的直角。實踐出真知,也是教學中發展最重要的途徑,尤其對小學生來說亦如此。教師要對實踐教學給予重視,通過實踐手段對學生加強引導,擺脫傳統教育限制,為教育改革做出貢獻,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質做好工作。
四、強化學習體驗,在實踐中提高核心素養
數學知識的積累是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取的,在實踐中提高能力。應注重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利用課堂時間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從而強化學生的理性認識。例如,讓學生動手去做一個立體幾何模型,或用剪刀剪出一個對稱圖形等。通過實踐不斷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數學抽象能力與建模能力,使核心素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同時,數學教師也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結合生活實際靈活運用數學知識,不斷推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再如,在教《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由于之前學過了正方形及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形式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計算方法。在推導的過程中鍛煉學生奠定邏輯思維能力,拓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教師還可布置實踐作業,在實踐考察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探討樂趣,有效增強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
五、優化練習,選擇設計
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全新的要求,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出數學核心素養,是當前素質教育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數學復習課的開展不是單一枯燥的重復教學內容的模式,不是隨意選幾道習題、錯題進行講解,也不可隨意挑選幾個重點內容進行補漏鞏固。應該基于數學核心素養、課本知識要點及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進行的復習課指導。在復習的過程中把新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即使面對學過的知識內容時也要采用新的方式進行“舊”題“新”做。故此,在開展數學復習課時應該嚴選題目,選擇少量卻包含知識多的經典習題,從而對學生知識點的覆蓋及時加以鞏固,并達到啟發學生學習之作用。而復習課的練習設計也可以從選擇、整合等幾個方向開展。學生通過核心素養的構建對知識進行深刻感悟,并理解蘊含在知識背后的本質內容,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
六、關注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這門課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灌入式的方式開展,此種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學生的思維處于教師思路的限制下。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對思維的鍛煉,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中,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將知識適當還原,讓學生直接面對實際問題,提升他們的推理能力。例如,學習“兩位數”時,教師可把超市購物的場景融入到課堂上,讓學生進入情境中,把商品標好價格,讓學生去計算最終商品的價格。這個時候學生可以擺脫抽象的學習,把兩位數加減的概念轉變成為實際問題,這是一種直觀的學習體驗。在這種情境中學生也會主動學習,實現對推理能力的強化,如此,更是對核心素養的一種有效強化。在不斷的實踐練習中體會數學魅力,讓學生成為各方面能力全面進步的人,具備更強的社會適應力以及探究精神,可以在數學領域不斷向前思考和探索。
七、增強數學教學內容的綜合性
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僅是指數學知識與技能,也不僅是簡單的解題能力,數學核心素養依賴于數學技能和相關知識。數學核心素養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數學運算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素養。故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白這一點,不僅要抓數學教材,也要拓展數學知識,運用到其他領域和生活實際中來。比如,在教授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知識的時候,要積極拓展教材知識,詢問學生生活中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為什么有些物體是三角形組成的而不是正方形組成的等問題,讓學生不僅了解三角形與正方形的形狀特點,還要讓學生學會辨認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及其簡單的應用。在文化、娛樂等方面也要多滲透數學知識,不斷增強教學的綜合性,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學科指導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要從多方面進行,還要注重學生對數學綜合運用能力的鍛煉,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形成穩定的數學思維模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06):51-54.
[2]王萍.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7,(05):44-47.
[3]孫繽.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73-74.
[4]錢留娟.探究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2):262-263.
[5]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吳正憲老師“小數除法”教學為例[J].小學數學教育,2016,(21).
[6]陳燕.小學數學建模:概念解讀、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基于課題研究與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分析與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8):74-77.
(作者單位:內蒙古興和縣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