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玉
摘要: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的學習不單是一門簡單的學科教學,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塑造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在此基礎之上,還能夠讓身處在校園世界的學生對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從而來側面培養他們的社會意識。在新課改的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下,為了能夠使得高中地理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對它的教學要求也在進一步的提高。想要使得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更為高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點極為重要。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本文將立足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 ? 自主學習 ? 能力培養
所謂的自主學習能力,實際上是學生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它具體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自身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實現知識的吸收。對于學生來說,學生一旦具備這種能力可以極大的改變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并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從而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對于教師來說,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也就意味著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效率會得到大大提升,同時教師的講解也可以得到精簡,從而課堂上的時間便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特別是對于高中階段的課程教學來說,在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面臨著高考的挑戰和壓力,而通過一定的形式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加快對課程知識的吸收,為學生備戰高考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高中地理課程也是如此。因此,本文將結合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展開研究。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在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方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在課堂上的進度較慢。對于學生本身來說,他們在高中階段,不僅僅要接受地理學科這一門科目的學習,而且還需要接受其他學科的知識積累,并且這些學科都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因此,學生自身會有一定的側重點,相對其他科目來說,地理所占的分值比重不大,所以很多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會將地理學科往后移。另一方面,從教師教學的角度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要追趕課時,往往采用的教學形式都是比較枯燥的課堂教學方式,如此一來,便更加容易造成學生自己的疲憊,反而不利于學生對于可課程的學習。
二、自主學習培養的意義
對于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來說,正是因為在現在的高中地理課堂中存在著上述所提到的教育教學現象,而教師又想要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課堂教學體驗,促進學生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想要切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必須明確知道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到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從而教師從此出發,給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一)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
第一,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對于學生來說,學生一旦形成了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學生自己就會將課程知識內容進行梳理一遍,在學生自己私下梳理的過程中,實際上教材中一些直接、基礎的觀點和內容,在學生的腦海中已經有大致的印象。因此,教師在進行具體內容的講解的時候,學生更加容易進行理解,從而實現學生對于教材知識內容的吸收。
(二)有利于形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第二,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形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在高速發展的21世紀的今天,效率可以說是現在生活中的主旋律。與此同時,除了效率之外,還要求要保證相對高質量的效率,學校教育也是如此。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知識的掌握便會更加牢固,從而整個課堂的教學速度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形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日后的發展
第三,對于學生來說,高中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對高考,還是為了日后往更高一階學府的學習奠定基礎。而對于學生的日后學習生涯中,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就會極大的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與進步,阻礙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展。
三、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式
正是因為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對于學生來說,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所以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并采用一定的方式和途徑,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下面,我將說說我的看法。
(一)落實課前預習工作
首先,對于高中地理教師來說,教師想要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其中教師就要落實好課前預習工作。課前預習可以說是學科課程教學中,所最重要的課程任務之一,同時也是學生所必須完成的課程作業之一,可以說無論哪一門學科在正式課程授課之前,教師都會讓學生進行預習工作。然而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精準完成這一工作的學生,卻是少之又少。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實際上也就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預習工作的過程中,學生必然要將課文內容從頭到尾看一遍,然后將課文理論知識點進行適當的筆記記錄,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更加的輕松、自在。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從一定的方式幫助學生落實這一工作,從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地球的宇宙環境》的時候,這節課程的主要是要讓學生掌握天體的主要類型和系統層次,并能夠用自己的話語將地球的宇宙環境描述出來。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地理課程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為學生地理意識的形成打下基礎。因此,針對這樣的課程教學,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要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進行課程的預習工作,同時為了保證預習工作的落實,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發送相關課程知識預習小視頻。通過讓學生在閱讀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完成視頻并進行提交,從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對學生的預習工作的落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二)采用問題引導的形式
其次,高中地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時候,教師還可以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展開。對于學生來說,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才是學生生活中最多的時間。而教師想要達到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養成,就要從課堂教學出發,通過一個個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從而達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的時候,這節課程的最為主要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太陽能量的來源,并知道其對地球的影響,從而明白生活中的許多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增強學生對于地理課程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問學生:“知道日食是怎樣造成的么?”通過這樣一個個有趣而又簡單的問題,從而來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達到鍛煉學生思維的作用,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分析,從而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想要學生的高中地理水平有所提升,老師一定要懂得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來輔助學生的學習,自主學習模式便是其中的一種。我們在平時的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如在教學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選擇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等。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來使得自主學習模式在教學中更好的應用,學生的高中地理水平才會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趙會雪.高中地理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D].河南大學,2013.
[2]李芝俠.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途徑——《運用參與式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研究》的個人成果[J].新課程(中學),2015,(08):16-16.
[3]德吉卓嘎.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分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11):54-54.
[4]劉玉翠.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D].天津師范大學,2006.
[5]祝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5,(06):12-12.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