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
摘 要:作為中國傳統美術教學的關鍵組成內容,版畫是很多學生都比較喜歡的內容。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斷優化木刻版畫的創作教學,積極探索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方法,既有助于全面適應新課標提出的各項要求,也能夠為木刻版畫的普及創造良好條件。對此,廣大小學美術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從不同角度來加強教學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木刻版畫;創作教學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加強木板刻畫的創作教學,既有助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科學培養,又能夠將學生各方面潛能、特點充分挖掘發揮出來,同時也能夠為學生良好發現性習慣的形成發展創造條件。但對于自我創作能力還有待提升的小學生來講,為了促使其呈現出更美妙的畫面,教師應選擇恰當的策略方法給予恰當的啟發與指導。
一、基于實際生活來挖掘創作素材
在木刻版畫教學中,要想將學生的創造性、思想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就要真正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考慮一切事情。在實際授課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心靈逐漸引向自然美的空間,使其能夠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體會版畫藝術。同時還要注重版畫表現素材、思維的積累與拓展,以此來促進學生創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比如,某教師在圍繞“我的新校園”開展木刻版畫教學活動時,就基于微課技術,將新校園拍成了微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充分感受校園各個角落的魅力,在其產生強烈創作欲望之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木刻版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某位學生就對校園里的金鑲玉竹做出了細致描寫,更自然地呈現出了竹子的形象,基于對國畫竹子構圖形式的借鑒,使得白與黑的關系得到了妥善處理。其作品不僅描繪出了校園真實生活,也能夠體現出學生特有的童趣。最重要的是基于其作品,能夠充分感受到學生對本次校園體驗的那種興奮,以及在實際創作中的興趣,能夠促進學生藝術修養與創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社團版畫小組來增強合作
在實際授課中,為了給學生良好合作意識與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教師可以基于學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綜合分析將學生合理劃分成幾個小組,或者是讓學生自主進行合作伙伴的選擇。簡單來講,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輕松的小組討論環境,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究奠定堅實基礎。其次,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為學生合理布置創作主題,然后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去創新完成。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有趣的面具”的相關內容時,作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吸納箱,面具是一種有著濃厚古老氣息的造型表現藝術,且從古至今在很多節日中都出現過,展現出的強大魅力是不容忽視的,獲得了學生的廣泛喜愛。對此,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形式來進行中國面具、美國萬圣節面具的收集,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完善多元體驗來使得合作成果得到進一步凸顯。在此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自身存在的疑問主動提出,不斷優化相應畫面的構建,并通過平板刀、圓形刀,以及直角刀等版畫表現工具的綜合運用,全面激發、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創作版畫的樂趣。
對于學生創作出的作品,教師在評價時,要避免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對于學生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應給予充分的尊重,避免學生陷入到一味考慮教師喜好、毫無自我創新的狀態,要重視學生各方面潛能的挖掘與發揮,以此來促進木刻版畫創作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三、基于刻刀語言來增強畫面藝術感染力
由于板質、刀具在具體使用中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刻制印刷過程中能夠產生一定的特殊藝術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藝術成果,且對藝術再創造的樂趣也能夠產生深刻體會。對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紙板畫、銅版畫,以及石版畫等領域中的不同技法進行認真觀察,并為其做出著重介紹,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豐富多彩的版畫表現形式有進一步的了解,促使其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來進行創作技法的恰當選擇,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嘗試各種制版技法,進而呈現出更新穎、獨特的木刻版畫作品。
比如,某教師圍繞“人物寫生”這一主題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就先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對中外木刻家的版畫杰作做了深入欣賞。對名家是怎樣進行構圖語言、用刀技巧的傳達做了綜合分析。而不論是偏向細膩的刻法還是趨于大膽概括、夸張的刀法,都要引導學生對每刻一刀、每鑿一點的力度控制做出準確判斷,以此來將版畫創作中的上刀觸味充分展現出來。
綜上所述,廣大小學美術教師在實際授課中應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動手制作能力雖然還有待提升,但其擁有的獨特想象力是不容忽視的。對此,教師應選擇恰當的策略方法,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啟發與指導,使其自我創作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可以在木板刻畫作品的創作中得到充分發揮與不斷提升,從而為其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龔瑋.梁平木刻版畫引入巴渝地區中學美術課堂的調查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7.
[2]朱亞仙.重慶市小學美術版畫課程中梯級教學法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3]王瀅.小學美術教育中木刻版畫研究性學習的價值、目標與實施[J].教育導刊,2004(4):24-27.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