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霞
[摘要]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藝術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部分,學前教育中包含了大量音樂、繪畫等相關教學內容。對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而言,視唱練耳訓練是最為基礎的部分,對幼兒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重大意義。本文將簡單分析視唱練耳訓練對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其自身特點,并就相應訓練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視唱練耳訓練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9-0084-02
近年來,音樂教學已經成為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既能促使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也能充分培養幼兒音樂素養,更能以此熏陶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格。而要保障音樂教學效果,則需要充分確保幼兒具有良好的音樂辨識能力,這就離不開視唱練耳訓練。實際上,如何有效開展視唱練耳訓練,已經逐漸成為諸多幼兒教師共同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視唱練耳訓練對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所謂視唱練耳訓練,實際上就是以視唱與練耳兩部分為主要內容的音樂訓練,被普遍視作音樂教學的入門訓練方式。在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中,視唱訓練可以幫助幼兒觀察和記憶樂譜,并根據樂譜進行簡單演唱,確保曲調和節奏合乎標準,同時還能在此基礎上了解和掌握音調、音程等進階性內容。而通過練耳訓練,則能充分強化幼兒在聽覺方面的靈敏感覺,讓幼兒在大量訓練的基礎上提高對聲音的辨識能力,準確辨別音色、節奏、音調等,同時引導幼兒熟悉并演唱音樂,為進一步感受音樂內涵與魅力打下基礎。因此綜合來看,視唱練耳訓練是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基礎部分,對于幼兒音樂基礎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引導幼兒形成良好樂感和積極興趣,促使其以更加主動而正確的姿態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為幼兒教育中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1]。
二、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訓練的特點
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視唱練耳訓練有著較為明顯的特點,基于這些特點展開訓練,能夠充分發揮訓練作用,取得良好訓練成效。因此,對其特點進行研究十分有必要。首先是在訓練對象方面,由于其是面對廣大幼兒,故而其并不注重理論層面的教學訓練,對實踐層面關注更多,同時融入了一定的趣味性內容,以便幼兒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訓練。其次是在訓練目標方面,由于該訓練是面向幼兒,故而其目標自然不像普通視唱練耳訓練一樣注重于對高素質音樂人才的培養,而是更加強調對音樂基本素養的培養,讓幼兒能夠通過訓練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音樂內容并掌握基本歌唱方法,為幼兒未來在音樂藝術方面的發展打下基礎。最后,該訓練的訓練內容更加簡單并具有趣味性,同時訓練時間安排更加寬松。幼兒本身有著貪玩好耍、注意力難以集中、理解能力弱的特點,以普通視唱練耳訓練的內容進行訓練,必然會導致幼兒缺乏興趣,難以理解,導致訓練效果和預期存在嚴重偏差,必須對其適當簡化并融入更多趣味性內容。而在時間安排上,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時間本身就較為有限,作為音樂教學基礎的視唱練耳訓練時間更是被大幅度壓縮,不可能像普通視唱練耳訓練一樣,安排大量時間進行訓練。因此在實踐安排上,針對幼兒的視唱練耳訓練時間更為緊張[2]。
三、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視唱練耳訓練策略
(一)以激發興趣為訓練基礎
無論怎么說,興趣都是教學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如果幼兒缺乏興趣,那么即便教師再努力、再專業,都難以取得良好教學成效。實際上對幼兒而言,常規視唱練耳訓練不管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顯得極為枯燥和無趣,因而教師在開展針對幼兒的視唱練耳訓練時,不能直接照搬常規訓練內容與方法,而是要結合幼兒喜好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激發其興趣,吸引其主動參與到訓練中來。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幼兒所思所想,明白幼兒的喜好與興趣,從而通過正確的方式來激發其興趣,進而保障實際訓練效果。在平常的教學以及生活中,教師應當積極和幼兒打成一片,弄清楚幼兒所喜歡的事物,以便訓練時采取有效方法來吸引他們進行訓練。例如教師通過平常與幼兒的相處,發現很多幼兒都十分喜歡動畫片《小熊維尼》。那么在進行訓練時,教師就可以選擇《小熊維尼》動畫中的音樂作為訓練內容,充分吸引幼兒興趣,確保他們能夠積極配合完成訓練活動,并主動探索更加深層次的內容,促進實際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3]。
(二)完善訓練體系
視唱練耳訓練作為一種獨立而系統的教學訓練體系,在培養高素質音樂人才方面有著巨大作用,但卻并不完全適合幼兒教育。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幼兒身心特征,對視唱練耳訓練的目標、內容、方式等進行適當調整,探索出更加適合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訓練體系。簡單來說,教師需要對訓練目標進行調整,對訓練內容進行簡化,對訓練方式進行優化,同時添加更多符合幼兒身心特征的內容。在訓練目標方面,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針對幼兒的視唱練耳訓練只是對幼兒音樂基本素養進行簡單培養,故而需要形成簡單、簡化的基本意識,不得過分強調訓練中的專業性。在訓練內容方面,教師應當先將常規視唱練耳訓練中專業性極強、理解困難、訓練過程復雜的內容剔除;在此基礎上,再將幼兒不感興趣的內容刪除掉。隨后,教師還需要在剩下的訓練內容中增添一些幼兒感興趣、喜歡的內容,從而最大限度保障訓練內容與實際訓練需求的契合性。最后是在訓練方式方面,教師應當摒棄那些復雜、專業的訓練方式,同時將幼兒喜歡的游戲融入到常規訓練方法中,構成更加新穎而有趣的方式,保障實際訓練效果[4]。
(三)引入具體事物開展視唱訓練
在針對幼兒的視唱訓練中,由于幼兒本身記憶能力不強,理解能力偏弱,不能看懂樂譜,注意力難以長期保持集中,給實際訓練帶來了較大困難和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形象思維強于抽象思維的特點,將具體事物運用到視唱訓練中來,讓幼兒根據具體事物進行理解和記憶,從而將抽象、枯燥的樂譜理解和記憶轉化為更加形象、生動的過程。其中,播放音樂視頻是極為簡單而有效的方式。例如在以歌曲《我來幫助你》開展視唱訓練時,教師可以播放相應的音樂視頻,以和音樂相匹配的視頻內容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音樂內容,讓幼兒可以跟著視頻順利完成演唱。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地記住歌曲演唱方法,并能在只觀看視頻的情況下獨自完成演唱。
(四)合理應用奧爾夫節奏訓練方法
奧爾夫節奏訓練方法是培養幼兒音樂節奏的有效途徑,值得廣大教師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在實際訓練時,教師可以先準備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如三角鐵等。然后,教師通過穩定打擊樂器的方式,讓幼兒跟隨打擊節奏進行演唱練習,讓幼兒將清脆的聲音與固定的節奏聯系起來,培養幼兒的基本節奏感。在此基礎上,教師再以不斷變化的節奏打擊樂器,同時引導幼兒跟隨節奏進行演唱,并通過一對一的方式確定每個幼兒興奮的節奏點。最后,教師還應當鼓勵幼兒自己參與到樂器打擊中來,引導幼兒以變化和固定的節奏來感受音樂的魅力。
(五)豐富聽音訓練的內容與形式
聽音訓練是培養幼兒音樂辨識能力的重要訓練方式,但是傳統訓練方式過于枯燥,很容易令幼兒感到乏味而失去興趣。對此,教師應當在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中,積極豐富聽音訓練的內容和形式,確保幼兒能夠在訓練中保持興奮,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進而保障實際訓練效果。在訓練內容方面,教師可以將各種生活中常見的聲音以及幼兒們喜歡的歌曲加入進來。這樣一來,幼兒一聽到熟悉的聲音或者音樂,其興趣就會被充分激發并積極配合訓練。而在訓練形式方面,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其中,例如以競賽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訓練,讓幼兒一邊訓練一邊感受游戲的樂趣。如此一來,幼兒能夠在訓練中長期保持注意力集中,有利于訓練效果的充分改善。
(六)結合音準訓練培養幼兒樂感
在幼兒視唱練耳訓練中,音準訓練是極為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影響樂感培養效果的關鍵部分。對此,教師應當充分結合音準訓練,培養幼兒良好樂感。在節奏、節拍、音色等訓練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將音準訓練作為重要內容,通過幼兒喜歡的歌曲來落實訓練。在實際訓練中,教師需要帶領幼兒學習演唱歌曲,并對幼兒演唱過程進行仔細觀察,同時從整體及個體層面對幼兒音準進行評價。針對音準較差的幼兒,教師應當進行重點訓練,通過一對一示范演唱的方式,幫助幼兒糾正在音準方面的問題。
結語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視唱練耳訓練是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幼兒音樂基礎素養高低的重要因素。為了充分保障訓練效果,教師應當以激發興趣為基礎,對訓練體系加以調整和完善,同時引入具體事物開展視唱訓練,合理應用奧爾夫節奏訓練方法,豐富聽音訓練的內容與形式,結合音準訓練培養幼兒樂感,確保幼兒能夠通過訓練全面提高音樂基礎素養。
注釋:
[1]陳溶.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視唱練耳訓練[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11):23.
[2]胡勍.基于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視唱練耳訓練研究[J].戲劇之家,2016(24):211—212.
[3]李夏.中職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訓練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6):12.
[4]劉學.論視唱練耳對幼兒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5(15):96.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