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圓
摘 要: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指導之下教師初中數學教學要更多的以互動的種種形式促進學生主動性的發揮,讓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充分的釋放,讓學生帶著好奇和自己獨立的思考主動地建構數學的知識框架。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在自主式的互動式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互動;數學教學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要將新的、科學的、更加有效的理念運用到實踐中,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近些年來廣受推崇的科學理念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低效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以主人的姿態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發揮他們內在的更多的學習潛能。互動教學的實施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希望和轉機,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師生雙方的互動性,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拓展發散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所以,圍繞初中數學教學師生互動具體實施策略等問題,筆者結合經驗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為充分有效的師生互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互動性的提升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的狀態,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然而,教師也要在互動的情境氛圍打造方面多下功夫,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在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學生相對表現得比較消極被動,因此,也要把這些學生的內在的學習活力充分地調動起來。
在班級互動教學情境氛圍的打造方面,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提前的準備適當地提出幾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設置一些游戲或數學類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內在的活力充分地被激發出來,讓他們的競爭意識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能夠在小組與小組之間形成一種激烈競爭的狀態,從而讓大腦高速運轉,開拓思維促進數學知識的高效掌握。教師要鼓勵學生的大膽提問,也要讓學生的提問不斷地有更多的創新和價值。通過過程性評價來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充分互動,感受到學習過程的快樂,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通過課堂練習來增強初中數學教學的互動性
學習初中數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也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練習來鞏固知識,并且拓展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范圍,所以,在課堂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夠有更多地交流和互動,課堂上的練習要發揮好學生的內在積極主動性,給學生更多探索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強化教學互動的效果,在講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一方面要善于啟發,另一方面在做課堂練習的時候也要讓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按照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階梯式的課堂練習,在這樣的練習活動中學生一步步地感受到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難度增加,并且對于自己以往掌握的知識的靈活性和深刻度要求也不斷增加。當然,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只有提前把這些問題精心的準備好,能夠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學情,這樣才能讓課堂練習發揮其應有的效果,才能讓學生在課堂練習的活動中,與教師有交流,有互動,也能夠在小組之間與其他的學生進行更多的思想碰撞,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
三、鼓勵學生的質疑和表達欲望
學生的性格有內向和外向之分,所以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樂于參與課堂的互動、樂于表現自己。不過這樣的情況也督促教師要將那些學習上比較被動的學生的積極性釋放出來,給他們一定的壓力,讓他們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也不知不覺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能力。在學習初中數學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善于與學生進行思想方面和情感方面的互動交流。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這主要源自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水平不同,對于問題的思考角度也會千差萬別,所以,他們問題的提出就值得被老師鼓勵。當然也可能有些學生為了獲得老師的關注而提出一些低效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教師也要快速地幫其解決,要鼓勵學生能夠提出更加富有探索性的、具有提高性質的問題。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要急于把解題的思路告訴學生。要讓學生抽絲剝繭般地跟隨著老師的一個個問題尋找到問題的實質,尤其在涉及到一些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更是要有一定的耐心,帶著自己的耐心,逐漸地去向學生呈現問題的本質。啟發引導必不可少,教學過程中的鼓勵,同樣不可或缺。所以,為了進一步促進互動有效性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師需要不斷鉆研數學這門學科的知識體系,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彼此關系,要將過程性評價自然地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去。在過程性評價中給學生及時的反饋和有效的鼓勵。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善于通過情境的打造,促進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習在思想和情感上激烈的碰撞,讓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建構更加成熟的知識框架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唐玉.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