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潔
摘 要:數學這門科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以生活為教育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讓數學教學更加生活化,讓小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快速地理解數學中的概念,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針對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作為研究背景,希望能夠為農村小學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理念的引導下,農村小學數學教育在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基礎上,也應該立志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智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而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既能夠改善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生活化的模式,讓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生活的場景,讓學生更加熱愛數學的學習。
一、生活化教學課堂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但是很多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將興趣一項融入到教學中,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創造能力,降低學生的主動性,讓小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吃力。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心理發展,為此,教師一定要正確認識學生的思維發展,有效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構建生活化課堂模式,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
2.提升教學質量
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通過有效策略,提高教學質量。若是不能夠改善現有的教學模式,數學課堂的學習效果也會減半,這樣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點,也無法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1]。為此,教師應該通過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與現有教學有效地融合,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改善課堂教學質量。
二、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的策略
1.引導學生認知生活環境
數學知識都是生活信息的提煉,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生活中實際的問題,所以只有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實踐的方式,才能夠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的概念。為此,教師應該正確理解教材中的隱性內涵,讓學生充分與生活接觸,感受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用。例如:在“元、角、分與小數”一章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與家長購物的經歷,并在課堂之上設立生活場景。前提背景是:在一次放學之后,小明的媽媽要求小明一起去超市購物,媽媽買了一斤的黃瓜共計3.5元,買了蘋果共計5.6元,在經過文教區的時候,媽媽給小明買了兩支鉛筆共計2元,請大家算一算,媽媽在結賬的時候共計需要付多少錢。媽媽給了收銀員20元,應該找零多少錢。教師通過這樣的場景回放,能夠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這種和媽媽去超市的場景也能夠讓學生更快地了解如何分辨元、角、分和小數的應用。
2.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農村小學生在對數學知識記憶的過程中,首先都是記住自己認為熟悉的知識點,并通過實踐來鞏固知識點的使用,這樣才能夠將數學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而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強化數學生活實踐活動,同時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對其操作進行指導[2]。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下冊中“認識圖形”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學生引入到教學中,并讓學生通過認知周邊的事物來提高知識的融化。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課堂之上四邊形的物體。這個時候,小學生會非常熱衷于尋找游戲,很多學生會回答“黑板是長方形”“課桌”“書本”“房子”等,這些答案都是學生通過觀察而得出的,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理解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裁剪出所學圖形的形狀,這個時候學生會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理解四邊形的含義。深入地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小明的爸爸想為小明做一個課桌,但是他們身邊有一個不規則圖形的木材,那么怎么才能夠制作出課桌呢?這是個實際問題,學生在上一步剪裁的過程中,理解四邊形的剪裁方式,而在這個環節,則學生會回答,在木材上畫上長方形,再進行剪裁,就能夠得到桌面的形狀,然后再給桌面安裝四個腿。雖然答案很單一,但是這也充分地展示出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并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聯系生活注重數學技巧的應用
數學知識學習之后是能夠通過實際生活進行展現,學生在學會做題之后,并不意味他們能夠將知識用到生活中。例如:有很多高年級的小學生雖然能夠快速地利用知識解出書本上的問題,但是遇到生活問題的時候則不會靈活的運用知識,就如在買東西的時候很多小學生的算術能力也比不上小攤的攤主,這并不是因為年紀小,而是學生學習的知識比較死板,不會靈活運用。為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知識應用的方式,從實際生活出發,不斷地磨煉、鞏固、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結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充分地發揮其生活化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這樣最終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地改善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24).
[2]宋儀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