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梅
摘 要:“溫故而知新”,人們耳熟能詳的五個字,這短短五個字道盡了溫故,也就是復習的重要性。課堂教學中,復習課非常重要。但,事實上,很多老師對復習課很不重視。就如何上好初中數學專題復習課,闡述一些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專題;復習課
一、正確認識,認真對待
復習課的作用很大,通過復習,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專題復習課,是復習課的一種,是從某一重要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或數學方法出發,橫向展開、縱向深入,對知識與技能的內在聯系及數學思想與方法進行集中訓練。是教師彌補教學中的缺欠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好時機,而不是舊知識的簡單再現和機械重復。對于專題復習課,老師要意識到其重要性、必要性,要認真對待,精心設計。
二、多方思考,確定主線
在備課之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層次,了解課標對這部分知識的要求。明確:這節專題復習課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復習、總結提煉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都是什么。根據這些,確定這節復習專題課的主線。
例如專題復習課“一次函數與圖形的面積”,涉及的題型多樣,思想方法多樣,難易程度差別大。課題的切入點在哪?主線是什么?經過多番研究,我得出:一次函數與圖形的面積問題,基本分為兩大類:知函數表達式求面積,知面積求函數表達式。于是我明確了這節課的主線:函數表達式與圖形面積間的互通求解。
三、緊扣主線,精心選題、編題
確定主線后,就該選題。選題必須緊扣主線,有基礎性、代表性、針對性、啟發性和綜合性,層層推進。僅僅從現成的問題里選題是不夠的,要做到根據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整合、改編問題,力求在少量問題中運用多種知識技能、思想方法,舊知新感悟,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一次函數與圖形的面積”專題復習課,根據主線,基礎部分,我的選題覆蓋了知函數表達式求面積,知面積求函數表達式。在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復習總結之后,共同探究環節我編了一道綜合題。這個問題涉及了動點與面積相關的存在性問題等。乍一看很難,但仔細讀題之后發現,解決問題用到的知識和方法正是前面復習和強調的。此問題不僅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也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對方法的靈活應用,提升了學生的能力。
四、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專題復習課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因為用到的知識和方法平時已經學習了,欠缺的只是串聯、總結、深化。教師可以把一些問題交給學生探究、總結。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想方設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例如“一次函數與圖形的面積”專題復習課,學生已經會求已知直線和坐標軸圍成圖形的面積,于是我設計了自主探索環節,從“直線y=2x+2交x軸于點A,交y軸于點B。你能求出什么?”入手,再將問題推進:“直線y=-x+5交x軸于點C,交y軸于點D,交直線y=2x+2于點P。你能求出什么?”。問題全部交由學生探索、解決,老師予以肯定和鼓勵。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回顧了相關知識與方法,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除了設置合適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還有不少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參與度。比如,教師可以設計解法存在典型錯誤的解題過程,請學生公平、客觀地批改、打分。表面上批改練習輕松好玩,實際上要認真研究,才能完成批改。整個過程相當于把習題做一遍,并且學生會更仔細、慎重,效果比傳統的做練習好。
五、注重思想、方法的提煉、總結
解決問題之后,要及時總結,可以總結答題技巧、一般方法、數學思想等。及時總結便于學生認清問題的本質、提高應用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反思和調整自己,以便更有效地學習。
例如“一次函數與圖形的面積”專題復習課,在自主探究之后,我引導學生總結知函數表達式求圖形面積的一般方法。在批改練習之后,我引導學生總結知圖形面積求函數表達式的一般方法。在共同探究之后,我引導學生總結思想方法及注意點。因問題本就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所以總結起來并不困難。學生不僅總結了方法和注意點,還提到了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總結的過程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對學生以后的解題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六、研透問題,關注細節,隨機應變
對于自己設計的教學每個環節,每個問題,教師都應該鉆研透徹,要預見可能出現的狀況,并想好應對之策。就算有未預想到的情況發生,也要從容不迫,認真思索,不要稀里糊涂把問題過掉。
例如“一次函數與圖形的面積”專題復習課,在探究平分面積的問題時,有學生提到三角形中線,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并提出如果不會求中點坐標怎么辦?再追問:不是平分面積而是1比2,中點還管用嗎?成功將學生的思路引到一般性的方法上。再如,在此問題的計算中,有學生算出點的橫坐標是二分之三,而不是二分之一,我追究原因,發現是由線段長度的點的坐標時出了問題,沒有注意到點在第四象限,縱坐標是負數。問題解決了,學生也對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的狀況不要輕易放過,說不定是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的良機。
總之,教師對專題復習課要正確認識,認真對待,精心設計,大膽放手,注重引導,善于歸納,隨機應變,敢于創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從現在開始,上好每一節專題復習課,讓專題復習課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孟.淺談數學復習課的設計[J].中學課程資源,2017(10).
[2]潘媛媛.變數學“復習”為“演習”[J].華夏教師,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