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
摘 要: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推動學習行為自主有效展開的關鍵動力。初中階段作為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格外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為例,探討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剖析了當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現狀,總結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對策,旨在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自主學習;教學質量
當今時代,發展迅猛,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技術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學科,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本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與學科特征也不相符。鑒于傳統教學模式弊端較多,當前教學過程必須改革,必須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引入其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還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缺乏自主學習觀念
現代教育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還是強調應試教育,初中階段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仍然以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忽略了信息技術屬于應用型學科,對學生思維發展也不重視,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限制了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初中教育過分強調考試分數,學生僅僅作為考試機器存在,學習行為處于被動狀態,沒有將信息技術的本質考慮清楚。
2.自主學習機制不完善
自主學習機制缺乏完善性。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沒有將應試教育理念徹底摒棄,想方設法提升學生的考試分數,無法通過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成績,自主學習機制應用程度有限,相關體制沒有徹底形成,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問題諸多,這些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解決。
3.課程設計不科學
課程設計缺乏科學性,教學內容缺乏時效性,導致授課內容與現實客觀應用存在較大的出入,這樣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掌握都存在消極的影響。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借助計算機實現,但是受到外界條件的干擾,我國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有一些貧困地區信息技術設備資源嚴重匱乏,條件艱苦,導致初中學生感受不到信息技術學習的樂趣,不能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實際學習中。
二、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關鍵動力,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師應該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努力讓興趣成為推動學習行為有效展開的動力,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充滿興趣,必然會成為學生能力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感興趣就會積極思考,善于發現,集中一切精力去探索。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學習信息技術,可以應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融入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分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在分組討論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的好辦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設計好每一個任務,統籌安排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所在。例如在學習“表格的數據處理”一課的時候,如果僅僅是讓學生計算一些平均數或者總和,那么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但是如果教師提前搜集一些圣誕節禮物的價格,并且使用EXCEL表格將圣誕禮物的價格列出來,讓學生回答哪個禮物的性價比最高,求一下禮物的平均價格,如果在圣誕節想要采購禮物,需要準備多少錢等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提升學生創新意識,促進探索能力的提升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定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讓學生有充足的思維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以積極飽滿的心態投入到信息技術學習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實在解決不了的再予以點撥,當學生獲得進步的時候需要給予認可,增強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不斷提升。
3.結合其他課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將每一部分內容都學習透徹,精心設計課堂,將信息技術知識融入其他學科中或者是結合生活實際,揭示信息技術課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機課,應該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會信息的處理。網絡教學環境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挑戰性,讓學生更加自由靈活地去學習,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認知,應用網絡教學環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一定要強調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呂艷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電子制作,2015(4z).
[2]段艷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5):150.
[3]李忠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36):3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