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精神依賴,文化的認知和發揚應是每一代人都不可推卸的責任。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性學習的開始,無論是思維理念還是精神基礎都應該得到良好的奠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的教育,無疑是以一種無形的方式向新一代人宣揚文化繼承的重要意義,使他們在一步一步地學習之中領略民族文化的深刻,強化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立足于此,探討文化意識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以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文化意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
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是一個國家最新鮮的血液,在他們的教育里不能沒有文化的滲透和文化意識的強調,更不能沒有文化自信心的樹立。在小學教育里加入素質教育和思維奠基,促使其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走上全面發展的新道路。文化意識在這中間便是一種思想根基的植入,它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直觀語言文化帶領下進入文化學習,還可以增添小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意識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重要意義
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發展軌跡,其核心思想是仁愛,這一核心同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無形風格,通過小學語文的教學,這一理念可以脫離抽象的概念引導,而以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從而使小學階段的基礎文化教育深入人心。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樂趣,強化其情感體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的培養,可以有效培養起學生的道德觀念和綜合素養,讓他們在一些文化型課程內容中重新吸收文化知識,重新審視道德理念,重新感悟道德概念。無論是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還是王勃咫尺天涯的情誼,都值得學生去感受和欣賞,這不僅是一個陶冶情操的過程,還是一個健全個人品格的過程,真可謂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二、文化意識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相關策略
1.注重對小學語文教材中漢字文化的有效探究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標志,自其形成以來就囊括了祖國的山川河流、風土人情,一筆一畫之中都是天地人和的意氣和橫平豎直的民族傲骨,讓學生通過小學語文的學習而進入漢字文化的世界,體會中華文化的凝練與博大,從而挖掘漢字文化意象,強化文化傳承效果。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階段,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對漢字的傳承和發展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和說明,利用多媒體資料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從甲骨文、金文,乃至篆隸草行楷的字體演變,讓學生在直觀的漢字體驗中培養起對于漢字的情感。必要情況下,還可以將一些漢字的甲骨文形式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字,最后揭曉答案,合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更好地了解漢字背后的文化內涵。
2.積極開展小學語文古詩文鑒賞活動
除了漢字文化之外,漢文化中令人稱道的還有古詩詞文化,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留下了數以萬計的傳世名篇,先秦風騷、兩漢辭賦、盛唐詩篇、兩宋辭章,無論是哪一種都代表了作者的濃烈情感和對人與自然的無限思考。因此,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強化對于古詩文的教學,通過開展情境解讀來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如在學習了《村居》之后,可以引導學生讀懂詩意,并且展開想象力,想象詩中的場景,從而揣摩詩人的情感,并且在課上進行討論和交流。如此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培養起對于文化名篇的學習興趣。
3.讓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得到合理延伸
繼承性、民族性和穩定性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特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還可以通過傳統習俗和相關文化知識的講解進行滲透。例如在進行《贈汪倫》的教學時,除了單純的詩歌講解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詩人李白,同時延伸拓展教學,讓學生同時學習李白的一些其他的名篇,感受詩人李白的作品風格。另外,詩作中所滲透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知識也是值得學生注意的,如《秦兵馬俑》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額外講解秦長城、秦始皇的相關知識,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以更高昂的熱情感受文化的魅力。這種文化意識的培養將會伴隨學生的一生,并且在往后的學習生涯里不斷強化,從而內化成自己的精神根基,為個人的全面發展做貢獻。
小學語文課堂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對于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和民族精神,提高小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的小學教育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思維和精神領域的開發和培養,因而文化意識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無疑又是一大任務,無論是對于學校還是對于學生都是一個可以提升的契機。文化意識不同于書面知識,它是需要在無形之中逐漸形成并把控方向的,因此小學語文教育除了肩負民族語言文化的教學之外,同時還擔負了文化意識啟蒙的重任,可謂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畢小燕.探討文化意識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融合方[J].讀與寫,2016(9).
[2]楊國華.關于文化意識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融合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
作者簡介:王轉弟,女,生于1981年9月,民族,漢,籍貫:甘肅靜寧,學歷:本科,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