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笑怡
摘 要:將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既可以使學生準確認識到東西方文化,又能夠使學生體驗到中國文化的歷史悠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強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從而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聯,然后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了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中國文化;大學英語教學;滲透
英語是外語的一種,學習英語必須要構建在文化背景下,只有對文化有所認識,才可以更加有效的學習英語。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英語表達方法以及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然而就大學英語教學現狀來分析,文化教學只是介紹西方文化,并沒有介紹中國文化,所以這樣不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 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聯
相信大家都知道,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文化的載體就是語言,語言的內核也是文化。二者之間相互進行依存,存在密切的關聯。大學英語教不只是語言方面的教學,也是文化方面得到教學。大學英語教學除了要講授與西方國家有關的文化知識,還必須要講授與母語有關的文化知識,主要原因在于跨文化交際的前提是母語中包含的文化知識。若大學英語在教學中僅僅使學生了解西方文化,但是很少談到中國文化,這樣大學培養的學生只能夠了解西方文化而不懂中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這樣不利于學生充分運用英語將中國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準確表達出來。因此,從某個角度來看,將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
將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其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真正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國家教育部最新出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英語課程必須要滿足新形勢社會以及國家對培養人才的實際需求。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但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速度是較為緩慢的。由于綜合國家的關鍵衡量指標是文化,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現如今,全球最普遍的語言是英語,若學習英語的人可以在介紹中國文化時運用英語,就可以推動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進而使我國文化軟實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這樣有利于從根本上實現英語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愛國情懷。一直以來,愛國主義都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情誼,其充分體現出民族的認同感以及自尊心。現如今,社會發展的最大要求是對大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也是加強我國綜合國力的重點。在大學教學中,不能只是依賴思想政治課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其他學科的教師也必須要主動承擔這個責任,培養每個學生的愛國情懷。因此,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必須要將中華文化滲透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向他人介紹中國文化時能夠運用英語,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增加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3)積極開展跨文化交流。在現代大學英語教學匯總,必須要注重英語文化的學習。比如:很多學習英語的人能夠講出很多西方國家的節日,但是不知怎樣運用英語將我國傳統節日表達出來。并且有許多學生沒有熟練掌握使用英語翻譯我國四大名著的翻譯方法,該有關的事例是相當多的,該類型的英語教學,根本無法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其是一種跨文化交流,具有較強的雙向性。如果不能重視中國文化的滲透,往往會形成不公平的跨文化交際。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注重母語文化的學習,而且適當的滲透中國文化,這樣可以幫助學習英語的人不僅充分認識歐美傳統文化,而且還可以對中國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進而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跨文化交際。
3 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措施
將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是必然趨勢,不僅是中國文化發展和傳承的要求,而且是大學英語改革的關鍵內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能夠使學生對英語產生一種親切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輕松學習英語,進而使教學有效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1]因此,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滲透中國文化,而且正確指導學生學習,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下面就介紹以下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措施:
1)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一直以來,教師造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是根據英語背景進行教學的,容易忽視中國文化,但該教學對傳承和發展中國文化很有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也會限制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2]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要想將中國文化滲透于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從思想層面上引起密切關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應當通過滲透中國文化對學生學習英語進行正確指導。既要將自己作為育人的角色,又要轉化到專家的角色,進而為教學提供更多的服務。同時,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要樹立滲透中國文化的教學思想,積極挖掘和搜集中國文化對學生學習英語做出正確的指導,通過比較東西方文化,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真正喜歡中國文化,以此達到傳承中國文化的目的。[3]比如:講解“交際用語”時,教師可以舉出度假例子,以英語文化為切入點,西方國家在度假中交際通常是較為口語化的,重視口語,所以大學英語教師在口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中國文化對學生學習英語進行指導,以我國某個風景名勝作為對象,組織學生開展度假對話,利用該方式既能夠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我國旅游文化。
2)制定有關政策。在合理制定有關政策時,必須要注重大學英語中關于滲透中國文化的問題。當前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翻譯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必須要將中國文化翻譯出來。但是高職英語課程標準已經進將可以在交流過程中使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當做主要情感目標,而該目標并沒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得到充分體現。[4]同時,我國很多大學生在執行人才培養模式時,必須要將加強學生愛國請過當做關鍵要求之一。這樣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就會在適當的時機滲透中國文化,讓學生在介紹中國文化時能夠熟練運用英語。
3)創新課本內容和教學內容。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課本中很多提到關于中國文化的內容,所以學校選擇課本時應當側重于選擇體現中國文化的課本。[5]在安排教學課程時,需要合理開設關于中國文化的課程。并且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添加東西方文化比較的內容。在制定教學任務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介紹中國文化時主動運用英語。此外,必須要教學的所有環節滲透中國文化,不只是講授英語語法以及詞匯等等,而且還貫穿在語言技能的練習中。比如:就英語詞匯來講,很多漢語詞匯都無法找到相應的英語詞匯,常見的有“元宵”、“混沌”等等,而且很多英語也缺乏相應的漢語。同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電腦上觀看關于中國文化的電影,比如:《功夫熊貓》、《葉問》等等,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求知欲,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不同點。
4)提高教師跨交際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教師是否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6]而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是課堂教學,教師除了要講授英語知識,還必須要傳播文化,應當在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語言基礎,積極學習和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才可以將跨文化交際應用于教學中。并且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運用英語講授中國文化內容,這樣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使學生積極學習英語。
4 結語
言而總之,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正確引入母語文化,重視中國文化的滲透,這也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而且可以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7]教師只有在深入認識中國文化的基礎上,而且掌握運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的方法,才可以確保跨文化交際順利開展,從而推動人類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賈宇輝.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2):84-85.
[2]趙秀芳.全球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滲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04):154-155.
[3]陳芳娟.論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母語文化滲透的重要性[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30(01):122-124.
[4]鄧肖麗.探討如何將中國文化滲入大學英語教學之中[J].海外英語,2016(18):22-23.
[5]王新芳.英國茶文化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福建茶葉,2016,38(07):399.
[6]佟春梅.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亞太教育,2016(20):186.
[7]王偉.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與輸出的必要性探討——以陜西服裝工程學院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7,24(06):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