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彩萍
摘 要:現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因為工作原因離開家庭,留下孩子與隔代監護人共同生活,使得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國留守兒童基數大,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其家庭教育問題成為社會熱點。重點闡述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希望教師和家庭共同努力,通過發揮自身作用解決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小學教師
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工作而被置留于農村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由于留守兒童長期無法與父母進行親子互動,加上隔代監護人的教育理念與方式傳統落后,導致留守兒童出現學習況狀不佳、缺乏安全感、心理扭曲等問題,不僅危害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還會給家庭帶來不良的影響。
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現狀
(一)教育方式不當
目前,由于經濟發達城市擁有更多的賺錢機會,大部分農村年輕父母會為了賺取生活費遠赴他鄉,被父母置留于家鄉的孩子便成為留守兒童。父母對于留守兒童的關心方式是寄錢,并不注重實際學習情況與身心發展情況,將金錢當做孩子獲得優異成績的獎勵。當孩子成績變差時,父母給予孩子的不是鼓勵而是責罵,使得留守兒童的心理逐漸扭曲。另外,照顧留守兒童的隔代監護人多數是爺爺奶奶,老人相對父母更加寵愛孩子,對于留守兒童的一些錯誤會進行包庇和開脫,使得孩子不知悔改、變本加厲,最終釀成大禍。
(二)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理念落后的問題仍未解決,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為孩子找個口碑優良的學校,按時為孩子寄足夠的生活費與學費,只關心孩子的最終成績,從不關注孩子的在校狀況和學習進程,將孩子成績變差或者學習不好的責任歸咎于教師、學校與孩子本身[1]。多數父母心里的想法是“我在外辛辛苦苦賺錢,你就要好好學習報答我”,這種錯誤的家庭教育理念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三)親子教育缺失
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兒童長期處于與父母分離狀態,盡管現在有智能手機進行視頻連線或者電話溝通,但是畢竟不是面對面交流,這種具有空間隔離感的互動方式大幅度降低家庭教育質量,出現親子教育缺失問題。家庭教育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隔代監護人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多為“放養”和“溺愛”,不利于留守兒童品行的塑造,對留守兒童造成嚴重危害。
二、改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措施
(一)創新教育方式
留守兒童最常接觸的長輩就是小學教師,小學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應當代替父母加強對孩子身心教育的重視。首先,在校期間,小學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看護留守兒童,經常與其進行學習、生活上的交談,及時發現并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各種困惑和難題,對其未來發展進行指引,避免留守兒童誤入歧途。
其次,小學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兒童監護人就孩子進行溝通,談論方向可擴大到學習、生活、性格、交友等多方面,對于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確的監護人,小學教師還應為其進行教育方式培訓,教給監護人一些具有實際教育意義的、正確的監管方式和方法。由于小學教師具有豐富的教育經驗,教育方式健康且符合現代教育觀念,多與監護人進行教育方式上的溝通,可以幫助監護人改善教育方式,及時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異常或行為異常,保障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二)轉變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它屬于“生活式”教育,要求監護人在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教育功能,這種教育方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可以促使留守兒童與監護人共同成長進步。對此,小學教師可以與監護人進行教育觀念上的交流,引導監護人制定嚴肅、端正的家規,要求監護人與留守兒童共同執行,努力將家規內化成留守兒童的潛意識,促使留守兒童不斷完善和自我升華。
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可以樹立“嚴慈相濟”的教育觀念,“嚴”是指監護人要在監督留守兒童行為的同時規范自身,提高自身家庭地位、形成家長權威;“慈”是指監護人要真心關愛留守兒童的學習與成長,給予其充分的關心和愛護,但也應注意避免過度溺愛。“嚴慈相濟”的家庭教育觀念可以培養留守兒童堅強的內心,對提升孩子自我判斷能力、樹立科學健康的價值觀念、平穩度過“叛逆期”具有積極影響。
(三)加強親子教育
親子教育不一定出現自父母與孩子身上,還可能發生在教師與學生身上,每一位小學教師都會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可謂是留守兒童的“第二位父母”。所以小學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真心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學習,以公平、公正的態度為兒童提供關心和愛護,以平等、信任的心態與兒童進行交談,努力做到真正了解留守兒童內心世界,彌補其親子教育缺失的遺憾[2]。
除此之外,小學教師應加強與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聯系,建立“學校—家庭”的聯合教育模式。無論是在外工作的父母還是隔代監護人,教師都要定期對他們就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成長情況進行反饋,讓全部監護人對留守兒童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定期開展聯合教育會,將監護人請到學校,與孩子共同參加親子活動,增進留守兒童與監護人、教師的感情,以便監護人能夠采取適當的家庭教育方式培養孩子,促使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對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極大影響。兒童是青少年的重要組成,屬于社會弱勢群體,其家庭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社會關注的熱點。小學教師需要加大對留守兒童及其家庭的關注,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使留守兒童能夠茁壯成長、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尚帥文,張歡,盧云婷.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13):269.
[2]王雪蘭.城市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學校干預策略[J].甘肅教育,2018(6):2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