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存勇
【摘要】高中政治高校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了解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科學處理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構建高校政治課堂,促進高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 高校課堂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076-01
隨著教育形勢的變化,高中政治教學應積極變革,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些都需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完成,需要教師創設高效的課堂。高效政治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了解教材和學生實際,使用多樣化的方法構建高效課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吸引學生的參與,促進學生知識和行為的轉化。
一、做好課前導學
教師應認真鉆研課課標,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脈絡,明確教學重難點。同時還要設計好以下環節:一是設計課前導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學習提供合適的問題。二是設計探究問題,準備一些社會熱點,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感悟政治和生活的緊密關系。三是做好課堂練習設計,根據學生的差異準備相應層次的問題,提高檢測的科學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知識和行為準備。知識準備就是要引導學生在開始學習新知識之前復習舊知識,完成知識目標。行為準備就是引導學生在預習中做筆記,標記處疑難問題,以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例如,在學習《神奇的貨幣》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我國古代的各種貨幣,然后讓學生通過預習思考貨幣的共同點,最后總結貨幣的本質特點,讓學生對貨幣更加了解。
二、優化教學環節
第一,多開展合作自學。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讓學生開展合作自學,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學生之間相互答疑,完成部分教學任務。對學生討論結果不滿的,教師應給予點撥,做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自己心里有數,進而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給予重視。例如,在學習《我們的民族精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討論“中華民族精神都有哪些,并舉例子”,學生就會通過自己所學的歷史知識進行分析總結,進而總結出中華民族精神。學生的閱歷和知識面畢竟有限,很可能遺漏或者所舉的例子不夠充分,這時就需要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資料供學生參考,以完善教學環節。
第二,質疑答疑。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通過臺上展示、教師提問等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解答,而教師要對答案進行點評,讓學生掌握更加清晰的知識。例如,在學習《生活處處有哲學》時,教師就可以提問以下幾個問題:什么是哲學?你心中的哲學是什么?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解答問題,然后有的學生就會解答這些問題,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專業的術語為學生講解,讓學生對“哲學”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第三,加強精講。教師要對重點、難點和易錯點進行精講,對學生通過自習能夠學會的不講。例如,在學習《我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時,教師就可以對“政府的職能”進行簡單的講述,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學,而教師所要講述的重點在于“政府的責任”,為學生分析政府要對人民負責這一內容。
第四,課堂檢測。教師應在講解完以小節后進行課堂檢測,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通過小組自改、組間對改等形式進行評價。教師要注重問題的搜集,掌握學生學習的難點、易錯點等。例如,在學習《影響價格的因素》時,教師就可以提供一些練習題檢測學生對影響價格的幾個因素的掌握,在檢測之后教師就會發現雖然學生知道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價值、供求、政策、消費心理和地域等條件,但在實際問題中學生就會混淆這些因素。在了解到學生的這一學習實際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進一步地針對性舉例分析讓學生對影響價格的因素有更加深刻和明確的認識。
三、設置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是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課后練習的分類主要為基礎知識的記憶、技能的應用、思維的拓展和情感體驗等。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教師就可以布置一個課后小調查:調查本班學生的消費觀,并撰寫調查報告。通過多樣化的課后練習讓學生對政治學習更加感興趣,同時也能讓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地設計下一階段的教學。
結束語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從每一個教學環節入手,做好設計,認真分析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自主和合作學習中掌握更多、更有效地信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推動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海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才智,2016(28):111.
[2]哈斯朝格圖.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芻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5(20):158+160.
[3]范俊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