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林艷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具有廣泛的語文知識、學習語文的思維品質、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個性品質等的有機組合,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只注重基礎知識,對小學生其他素養的培養根部不重視。本文旨在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對小學語文閱讀中語句理解、習作水平和課外閱讀等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以提高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閱讀能力;習作水平;交流
核心素養,簡言之,就是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他是學生,在長期的訓練中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的發言,并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一種社會生存本領,長期有用。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有較強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夠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那么,怎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抓好晨誦,午寫。讓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晨誦半小時,午寫一刻鐘,這看似簡單的一點時間,卻能在長期的訓練中,讓學生漸漸形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晨誦時,教師要選擇經典篇目,指導孩子體會語感,在語感體會中培養自己的語文能力。對于后進生,教師要手把手地進行指導,不能放棄他們。從字詞句段篇等方面加以引導,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一切自然天成。對于名家名篇,教師可以重點進行引導。如記住優美的詞句,學會在作文中應用。對于經典古詩詞,教師則根據平仄押韻等手段教會學生記憶,在記憶中體味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從而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學生的綜合素養就會漸漸提升。
2 讓作文與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習作水平
學生的習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教師在作文訓練課上,必須加強培養。訓練方式多種多樣,如在生活中學會寫作文。這也就是作文內容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如春節就讓孩子寫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吃年糕,吃團圓飯,收壓歲錢,貼春聯,走親戚,這些都可以作為作文的內容,因為孩子親自做了,所以寫起來就會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寫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教給孩子寫作方法,如開頭怎樣寫,結尾怎樣寫,怎樣引起讀者的興趣,這都是作文中必須教給孩子的內容。當然,還可以進行范文賞析,范文賞析可以讓孩子從范文中學習人家的遣詞造句方法。修辭手法的運用也非常重要,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修辭方法的訓練。“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家的房子只有豆腐干那么大,小鳥在天上快活地飛來飛去......看,加上修辭方法以后,枯燥無味的句子變得生動有趣,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3 注重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
在單元考試中,學生失分最最多的總是閱讀題,為什么呢?因為學生深入不下去,不知道文章到底寫的什么意思,太浮躁,不會認真去讀原文。其實,很多答案都是藏在原文中的,只要認認真真去讀,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可是,這樣白白送來的分數,孩子們也不會要,真的非常可惜。事實上,孩子們不是不想得這個分數兒,是他真的找不到,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
那么,怎樣教給孩子閱讀方法呢?
一是靜下心來,認真讀原文,并養成一邊讀一邊畫的好習慣。畫出文章的優美詞句,畫出開頭和結尾,體會開頭結尾的寫作方法。
二是對照問題找答案。找答案時,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包括近義詞,反義詞,解釋詞語等問題,只要抓住重點,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即使找不到答案,只要反復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都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那么,孩子們為什么找不到呢?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去思考,太浮漂。放下浮躁的心,這可以成為做好閱讀題的根本保證。
4 引導學生將閱讀與思考相結合
閱讀不僅要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還要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怎樣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呢?這就要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與時代特色。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作了這篇文章。
有些文章還涉及歷史、地理和建筑等內容,包羅萬象,教師要把對這些內容的指導作為重點。理解文章字面意思只是語文閱讀的一個窗口,學生越過這個“窗口”來了解人文地理和哲學思想等。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只注重對這個“窗口”的認識,而忽略了窗外美麗的“風景”。學生如果想更好地了解窗外的事物, 就必須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深入思考。思考文章的字面意思,思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還需要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
例如《巨人的花園》這課, 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全文,然后給學生提出問題,如這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通過類似的提問,讓學生在讀書的時候注意信息,提高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效果。教師接著可以提出,文中巨人的花園里的花為什么凋謝了?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事件先獨自進行思考。課文閱讀完后,教師可以提出“你對巨人的改變父親有什么新的看法”,培養學生結合自身思考問題的能力。
5 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讀萬卷書,走萬里路。”教師應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每天都布置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書目可以非常廣泛,大到人文科學,小到作文選等,都可以讀,讓學生從中汲取營養。讀的多了,孩子們便了解了文章的章法結構,布局謀篇。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
小學生要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必須多讀多練,不僅數量要多而且質量也要多。小學語文講義中的課文雖然精美,適合學生學習, 但是也有很多局限。許多學生對語文課文中的內容耳熟能詳,重復翻閱對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有限,其次語文課文大多要求精讀,而課堂時間又較少,因此學生的閱讀面較窄。為了在語文核心素養的角度下提高學生的相關閱讀能力,必須發展他們的課外閱讀。部分教師由于一些原因不支持學生進行課余閱讀,這對他們閱讀能力的進步有很大阻礙。這些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態度,提升學生對課余閱讀的積極性。
總之,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訓練,長期培養。只要堅持從聽說讀寫等方面進行綜合訓練,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一定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麗麗.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
[2]曾令菊.基于核心素養下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