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傳統文化觀深刻闡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時代價值以及對之應堅持的正確態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工作需要以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為指導,進行文化素養教育。通過改善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工作、提升高校教師的理論素養和人格修養、發揮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工作的科學性。
關鍵詞:習近平;傳統文化;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
大學生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文化素養的培育和提高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由于當前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尚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所以需要以習近平傳統文化觀指導高校做好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工作。習近平傳統文化觀貫穿在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方方面面,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可為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提供借鑒和指導。
1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豐富內涵
梳理習近平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相關論述,筆者總結出習近平是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時代價值以及對之應采取的科學態度三個層面來闡明其傳統文化觀的。
首先,習近平傳統文化觀說明了中華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歷史、當代中國、當代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從中華民族歷史來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盵1]從當代中國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性力量。從當今世界來看,中華文明作為迄今為止唯一未出現年代斷層的文明,是在與世界其它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中形成的,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習近平從民族復興、治國理政、國家軟實力等方面闡明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從民族復興層面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各族人民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它引領著中華兒女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懈奮斗。從治國理政層面來看,“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2]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來看,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可增強國際吸引力,對內可增強內部凝聚力。
最后,習近平從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方面闡釋了對待中華傳統文化應有的正確態度。就文化傳承而言,對待中華傳統文化要揚長避短,做到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就文化弘揚而言,對待中華傳統文化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既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地講清楚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突出優勢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
2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視角下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的重要性
1)文化素養的培育是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徑。文化素養就是個體在文化方面的素質和修養,它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就是要在習近平傳統文化觀指導下增進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工作,就是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輔之以課外積極向上的精神文明活動,同時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面宣傳力度,引導大學生自覺吸收、吸取、吸納傳統文化中所蘊涵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內容。
2)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是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學校是培養人才、塑造人才之地。目前,中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增長速度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已躍居世界首位,硬件建設數量呈井噴式增長。然而這并不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針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習近平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盵3]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強調學生智力、能力的增長,而是應在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指導下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注重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
3)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題中之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價值觀,影響人的一言一行的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內容豐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這些禮儀規范至今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是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培育工作,不僅可以讓青年學生回首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和不易,也可以讓他們展望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4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視角下培育大學生文化素養的路徑探析
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是一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習近平傳統文化觀視角下培育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應當多途徑地持續性增加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1)改善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工作。高校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工作是一項涉及宣傳教育、文化活動、規則完善等多方面內容的整體性工作。首先,高校適當在大學生的學習中開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教學課程,并聘任專業教師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其次,高校應在課余時間多開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活動,并以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最后,高校應建立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獎懲規則,對于那些積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生予以適當獎勵,對于那些侮辱、扭曲傳統文化的學生予以批評教育。
2)提升高校教師的理論素養和人格修養。首先,高校一方面要為教師理論素養的提高創造更多的機會,多為教師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交流和培訓活動,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應在教師準入門檻上適當增加對教師人格修養的考察。其次,教師在理論素養的提升方面,一是要繼承,即繼承傳統文化中精華的部分,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和優勢的認識;二是要創新,既要利用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又要以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為指導創新歷史傳統故事的闡釋。最后,教師高尚的人格修養是一種影響、塑造學生文化素養的隱性力量。因此,教師應積極主動地踐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斷提高自身人格修養。
3)充分發揮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學生這一青年群體是社會上最具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群體,他們有著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氣,理應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首先,高校工作者應勉勵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專業知識創新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形式。其次,高校要盡可能地為大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會。最后,高校要尊重大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大學生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
總之,習近平傳統文化觀視角下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這對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 人民日報, 2014-02-26.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13.
[3]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0-18.
作者簡介
魏茂琳(1994-),女,漢族,四川閬中,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