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的每個單元由Welcome to the unit開始,教材自應用以來Welcome板塊就因配圖和設計問題圍繞單元話題設計。文章從核心素養觀的角度出發,淺議《牛津高中英語》Welcome板塊教學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牛津高中英語》;Welcome to the unit
【作者簡介】曹筠,江蘇省外國語學校。
《牛津高中英語》的每個單元的Welcome由幾張貼近學生生活且具有一定文化意義的圖片和若干個與圖片相關的問題構成。該環節旨在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新單元話題的學習興趣,激活已有背景知識和喚醒與話題有關的個人情感體驗;該環節的問題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班級辯論等形式展開,旨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品質;該環節涉及的圖片或者影片是中西方文化傳播的載體,旨在讓學生能夠感知和比較中西方文化的異同;該環節學生聽力的輸入,英語口語輸出和寫作輸出旨在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本文意在以英語核心素養背景下,結合高一英語的教學實際,探討《牛津高中英語》Welcome to the unit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1.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墩n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首先,該定義中強調語言運用的社會情景性,學生須掌握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中使用語言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書本知識,同時老師應該在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推動學生在社會生活化的情境下內化和掌握語言知識?!杜=蚋咧杏⒄Z》Welcome的導入話題都是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以往書本知識積累設計的,便于老師創設情境。其次,新課標定義的語言能力的內在表現為理解和表達能力,外在表現是聽、說、讀、看、寫的能力?!杜=蚋咧杏⒄Z》Welcome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對話、問答、討論、辯論、采訪等口語表達形式,通過有效的聽和說,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此外,通過Welcome教學《新課標》也能實現培養學生“看”的能力的新目標。視覺技能(Visual skills)是在信息交流中普遍存在的,因而培養學生解讀新媒體語篇(如圖表、網頁、視頻等)的視覺技能也十分重要。大部分高中教材缺乏專門的聽、說、看課程?!杜=蚋咧杏⒄Z》Welcome是一個靈活的版塊,只要老師合理利用新媒體素材,下載一些跟話題有關的視頻短片作為活動的warm-up,就可以聽、說、看結合,實現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
2.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以模塊三的unit2為例,該單元的主題是language,內容圍繞英語語言的歷史和發展展開。那么純粹學習閱讀語篇學生的理解是靜態的,甚至像讀史書一樣是枯燥的。在這一單元的Welcome可以給學生觀看一個學習視頻《The history of English in 10 minutes》,學生可以從動態的畫面撲捉到英語語言的發展歷史和背景知識,生動有趣。另外讓學生課前預習,找一些英語中的外來詞故事在課堂上分享,也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了解英語語言背景文化。同時這堂課還討論了話題如:Why should we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最后讓學生思考問題:Does Chinese language always change? What may affect a language? 學生通過問題啟發思考,并且學會對比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發展??偨Y語言發展的規律,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目的。
3.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墩n程標準(2017年版)》將思維品質界定為:“思維在邏輯性、創新性、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在英語學習中,教師應該運用現有教材或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做觀察,比較,判斷,歸納,和創新等腦力思維活動,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杜=蚋咧杏⒄Z》的Welcome常見的活動有:①頭腦風暴;②話題討論;③辯論;④演講或者表演。
4.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各個板塊的特點,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牛津高中英語》Welcome 的一大特點就是教材一般只有幾幅圖片和幾個問題。教學素材少,但與話題相關的素材在新媒體平臺中卻非常豐富。為了充實教學內容,也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可以提前補充資源鏈接或者打印出來,讓學生課下搜索或者閱讀。
新課程標準給英語教學實踐提供了很多的指導。如何結合新課程標準,利用現行教材模塊達成“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從《牛津高中英語》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學實踐來看,該模塊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3-44.
[2]何蓓蓓.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之語言能力——詞塊教學的實踐[J].英語廣場,2019,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