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出包括課題、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的導學稿。其中導學稿中最重要的學習過程又可分為:“課前準備——討論交流——課堂展示——課堂講練——拓展提升”這幾個環節。通過這些以學生學習為主的學習過程,貫徹學習活動觀,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導學稿;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劉曉蘭,廣東省仲元中學。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課題《高中英語生態課堂教學策略的應用與研究》研究成果,課題項目編號:1201554811。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教育部,2018)。《課標》同時指出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教育部,2018)。
對于英語來說,依據不同的課型,教學環節的不同,基于學習活動觀的導學稿的設計也應有所不同。我們不必拘泥于某一種特定的模式,也沒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學生在形式上,模式上是否完全按照專家的步驟去走,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學”。我們主要要看在這個導學稿下,學生能否得到全面發展,語言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有沒得到提高。教育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習活動也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型階段都應該有不同的體現。無論采用怎樣的學習活動,只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就是最優秀的學習活動。下面筆者就談談如何設計一份基于學習活動觀的導學稿。
導學稿主要包括課題,學習目標以及學習過程。其中學習過程又包括:課前準備——討論交流——課堂展示——課堂講練——拓展提升。“學習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明確該節課學習所要達到的要求。這一環節教師要清楚地告訴學生本節課必須完成的任務以及應該培養的目標,這些目標要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聯系起來。在“課前準備”環節,學生在自主學習課堂上自己完成學案中的課前準備的練習。例如在語言點的導學稿中,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查字典,完成構詞法和翻譯句子的練習,然后總結該詞的用法。這一環節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做出獨立判斷,可以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批判性思維。“討論交流”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最重要的部分。這一過程要求所有學生都起立,學生就課前準備的作業進行小組討論,把自己的問題找出來,和同學們進行交流,交換彼此的意見,小組內形成共識,然后確定一位同學把小組共同的結論進行展示。這一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活動中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在“課堂展示”環節,每個小組選出的代表出來展示他們小組的討論結果。在這一步驟中,上去展示的人必須是組內輪流上去,而不能每次都是同一個人,盡量讓小組中所有的人都能得到鍛煉。學生通過展示,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從而更有信心學好英語。經過了“展示”和“點評”之后,同學們對自己存在的問題有了進一步地認識,并得到了較完整的解答。這個時候進入“課堂講練”環節。在這一環節,老師首先點評之前的小組展示,然后對總結出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對整節課的內容進行升華,讓同學們對所學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老師進行歸納總結之后,最后馬上進入當堂練習,讓學生及時鞏固知識。通過評講,讓師生進入更高層次的交流,讓課堂的內容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升。導學稿的最后設置了“拓展提升”,這一部分老師盡量設計一些情景,爭取把當堂課的知識點運用到實踐中去。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導學稿,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體現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中要能夠體現出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或文化意識、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這節課的目標是什么,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學習。
2.教學過程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這些活動可以是個人活動,例如查字典、歸納總結詞語用法。也可以是小組活動,例如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交流。教師應提供學生討論交流足夠的空間,讓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激烈的思維碰撞,達到自主學習的最佳效果。在導學稿中,應提供一些問題,讓學生可以有依據地進行討論。學生活動還可以是學生個人或小組的展示活動。讓初步掌握知識的學生向全體同學展示成果,既讓其他學生從自己的同伴中學到知識,也讓展示者體驗初步的成功。
總之,基于學習活動觀的英語導學稿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如何通過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這種導學稿的設計符合深度學習框架的四個階段,即“有計劃地學、有互動地學、有背景地學、有聯結地學”(劉哲雨,2018)。這種導學稿可以讓學生主動學、樂意學,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引導學生獲取知識,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劉哲雨,任輝,劉拓等.深度學習核心要素的提取、論證和運用 [J].天津: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