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分析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是否能對英語教學帶來幫助,是否能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是否能促進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以期通過這種探究能夠為學生學習英語帶來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有效性
【作者簡介】沈慧麗,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初中。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技能的一個重要部分,但由于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遇到很多教學問題,使得學生在英語閱讀這部分的學習有效性偏低。針對于這種現象,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可以幫助初中英語教師提升教學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人們進行邏輯思維分析的圖形思維工具。能夠幫助人們培養發散性思維。這個概念由由東尼·伯贊最早提出。他通過對腦科學的研究發現了這一思維方法。思維導圖主要是將文章中各個等級的關系通過圖表的運用表現出來,通過添加不同的顏色,將文字與圖片一起運用到思維導圖中,將文章的主題進行分支拓展,使文章內容形成一種樹狀結構,清晰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有利于人們對問題進行思考。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整個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首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達到教學課程標準,使學生更好理解所學單詞的詞義解釋,也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例如,在英語試卷中出現的短片閱讀文章,在這種文章中經常出現新的單詞,這樣學生在運用學過的單詞的同時又學到了新的單詞,有利于知識的積累。其次,能夠為學生將來從事有關英語方面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一些涉外企業中,通常用到商務信函、操作說明等文件,因此,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有必要的。最后,由于在英語教學中,分析文章存在間接性問題,不利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要義,這就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性提高,例如,在學習課本中由于教學需要,教師需要穿插不同的教學內容,容易造成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理解不深刻,這個時候就要用到思維導圖來對現分析的知識節點進行記錄,方便學生進行整理,及時歸納知識。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通過思維導圖搭起學生的內部思維與文章的脈絡的橋梁。在閱讀英語文章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先對文章內容進行初步的掌握,然后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總結出思維導圖。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角度已經跟文章作者的思維角度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從而分析出文章的主要脈絡,調整自己思維上的邏輯順序。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運用上,進行編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很快的進行文章內容上的分析,準確的明白文章的要義。
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初步階段,由于初步接觸,學生運用出現差異化,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反饋,在思維導圖運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首先,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中的關鍵詞,這就涉及到學生能否正確繪制導圖中關鍵節點。其次,在學生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是否有正確的文章中的邏輯思維,邏輯思維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各關鍵節點的位置表現關系。最后,在繪制思維導圖細節問題,對于顏色的選擇不宜過于繁多,因為過于繁多的顏色,容易使人在邏輯分析上產生混亂,會使思維導圖的運用大打折扣。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避免這幾種問題的出現,使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將文章內容表現出來。
在英語閱讀中,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閱讀效率,在使用時教師也可以加入特定的教學情景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閱讀始終止步在初步了解文章的表面階段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加入情景化教學,來更深刻地幫助學生學習。例如在《Welcome to our school》中,教師先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加入特定的情景模擬對話,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掌控能力,教師通過在英語閱讀中利用思維導圖和情景化教學相結合,既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中有效性的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學生在學習英語是由淺及深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學習成果,體驗學習樂趣。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這樣的做法成功的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應注意在運用思維導圖時,避免出現在本文中分析的問題,這樣才能提高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中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丁艷.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中學課程資源, 2018(12):48-49.
[2]周敏.思維導圖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8(13):137-138.
[3]謝春艷.積極做好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 2017,15(3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