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譯和聽、說、讀、寫一樣,都是語言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強調培養學生的用英語進行交際和思維,但是對高中生“翻譯”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在英語課上用英語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言的差異又有助于學生對所文化內涵加深理解。
【關鍵詞】翻譯;高中英語教學;翻譯能力
【作者簡介】張海洋(1991.08-),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翻譯是人類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橋梁的必要工具和相互溝通。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漢互譯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過程不僅是知識吸收能力的檢測,更多是考察學生的翻譯素養的過程。但是在翻譯過程中,學生往往不能正確或完全理解語義內容,甚至片面而過于錯誤地理解文章,導致理解歧義并產生不良后果。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培養他們準確捕獲翻譯信息的能力和有效的思維方式。
語言學習作為開始從聽和讀作為輸入,然后寫和翻譯作為輸出。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的把握是語言學習的最基本目標和主要渠道的語言學習技能。英語學習的中的“翻譯”也可以作為培養語言能力的一種方式。我們不妨將翻譯作為《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語言技能要求中的第五個方面,即為:聽、說、讀、寫、譯。高中生對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在學習過程中是有一定障礙。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翻譯訓練應避免兩點:一是避免對翻譯理論的闡述。二是避免各級濫用翻譯方法。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更多的翻譯手段,但這應該發生在學習難以理解和掌握的事情上,比如定語從句等主從復合句式結構。當句子難以理解時,劃分句子成分翻譯可以用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如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使用翻譯,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英語語言文化內涵的理解。高中生的外語學習是通過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跨文化內容的反映,通過體驗,分析和與母語的比較來感受外國文化,讓學生通過翻譯了解各國習俗的深刻含義和差異,拓寬學生的視野。
翻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實踐。翻譯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該理論來了解實踐和教學理論。翻譯和聽,說,讀,寫是學生掌握語言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全面掌握這些技能,學生才能真正理解語言背景,從而構建長學習機制。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同時,適當使用母語,同樣適當地使用翻譯也是必要的。有利于幫助學生識別兩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載體,并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感受兩種語言的內涵聯系。
閱讀教學是貫穿整個高中英語教學的主線,面對我國高中生人數眾多,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不能達到理解英語的程度的現狀,特別是話語中的抽象,詞匯和復雜的句子或習語等。因此,有必要在課堂上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培養學生的句子翻譯能力,特別是長句和復句翻譯能力。教師經常花時間用英語解釋,但是學生是不可理解的,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如果教師能夠正確地使用翻譯方式來解讀文本的難句,在翻譯過程中,學生將專注于句子結構,放棄逐字翻譯。通過有針對性的翻譯,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理解詞語深層含義的能力。培養學生將語言和非語言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他們的語言邏輯能力,并理解作者語言的真正意義。
翻譯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英語和漢語的異同,學習英語詞匯的深層含義,更深刻,教師應適當使用英語和漢語翻譯教授詞匯,適當地利用中文,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比較和分析,使他們不留在“知識水平掌握知識”,而是以“感知”語言實現內化。當中國人將漢語翻譯成英語時,他們經常將中式英語問題或中文單詞翻譯成英語單詞。翻譯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習者深入獲取信息,并以某種方式達到較高的外語水平。翻譯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提高學習能力,同時更準確地獲取書面信息,培養外語學習者的語法意識和學生的雙向思維習慣,提高學生運用能力,達到實用交際語言的目的。
翻譯過程也是綜合應用過程的語言理解和交流能力,教師在講授高中英語教材時應注重翻譯訓練的循序漸進的原則。應該盡可能多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單元的話題都應該有針對性,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翻譯材料。當教師選擇翻譯練習時,可以是教科書中原始句子中的句子,或原始英語或英語報紙和雜志。也可以是短語或結構的句子。學生在練習冊上寫下他們翻譯的句子,然后老師仔細糾正。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進行篇章的聽寫,然后讓班級的同學進行口述并尋求準確的翻譯。目的是檢查學生掌握知識點,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語感并服務于高考。將翻譯作為英語學習的五種技能之一,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還可以幫助社會尋求人才。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中必須注重技能的培養,充分開展高中英語翻譯教學,從而圓滿的完成高中英語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0.
[2]蘇躍.論翻譯法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
[3]劉娟.高中英語翻譯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04):110.
[4]張春玲.圖式理論視域下語言離散機制分析[J].學習與探索,2017 (09):154-157.
[5]張利琴.淺析翻譯法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6(0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