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靖
摘 要:新時期,國家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這不僅是對國家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目標。基于此,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要進行全面的改革,從根本上提升思政教育質量,在了解大學生思政教育現狀后,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方面入手,具體描述思政教育質量提升對策。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效益;實踐水平
五大發展理念是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在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如此,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過程中也要堅持這五大發展理念,以此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發展。
一、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地開展現狀
新時期,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經濟領域等方面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從文化領域上看,多元化價值觀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當前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便捷的生活條件,但同時也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一些不良文化借助網絡廣泛傳播,嚴重沖擊了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除了上述兩點內容之外,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育隊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隊伍存在一定的問題,思政教育工作沒有得到根本上的落實,思政教育工作沒有得到根本上的發揮,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育質量始終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提高。良好的校園文化是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但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文化建設工作都沒有得全面的落實,很多高校過度重視物質文化,重視數量,忽略了內涵和質量,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較差,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五大發展理念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具體作用
五大發展理念包括“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引領、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五大發展理念可以讓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性和目的性得到統一發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關系到大學生的發展,更關系到一個國家民族的未來,因此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明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內部矛盾和轉化規律,五大發展理念立足于事物發展規律,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繼承創新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因此可以讓思政教育工作實現規律性和目的性的結合。第二,五大發展理念可以幫助思政教育工作突破發展難點。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五大發展理念從不同的維度詳細敘述了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點,揭示了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為思政教育工作質量提升奠定基礎[1]。第三,五大發展理念可以讓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科學導航。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供給側、需求側呈現出失衡狀態,思政教育和社會發展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在這樣的狀態下,利用五大發展理念中的協調發展,就可以改變這一局面,構建出多元的思政教育結構。
三、五大發展理念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地開展途徑
(一)創新思維觀念提高思政教育教學的實踐水平
創新是五大發展理念中的第一分支,也是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發展的根本動力,隨著全球化日益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也日益復雜,想要切實解決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問題,就要從新環境入手,創造出性方法。首先,要轉變思政教育工作發展理念,將思政教育工作和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樹立形成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思政教育教師要從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和主體地位,要以激發學生積極性、能動性為目的,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拋棄傳統的灌輸教育法,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思政教育活動中。然后,要轉變思政教育工作制度體系。傳統的思政教育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思政教育工作發展需求,科學系統的制度體系可以讓思政教育工作隊伍得到合理的建設,讓資源配置工作更加合理,從而打造出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最后,要轉變思政教育工作教育方法。教師隊伍要認識到實踐是思政教育的根本,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平臺,發展形成網絡思政教育陣地,實現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的創新。以某高校為例,針對思政教育工作現狀,制定了一系列思政教育工作規劃和管理制度,明確思政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對思政教育工作、活動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包括:思政教育課程設置制度、教師考評制度、思政教育活動規劃等。同時要求教師隊伍加強創新,改變教學方法,構建校園網,開辟思政教育網絡教育中心平臺,推動思政教育工作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二)注重協同效應利用思政教育教學的活動要素
協調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第二分支,在實際應用中主要作用是推動思政教育思想健康可持續發展,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思政教育工作要正確協調有關要素之間的關系。首先,讓理論教育和實踐教學合二為一,理論和實踐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二者無法分離。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將實踐活動當做第二課堂,在實踐中融入理論知識,而在理論課程中融入實際案例,以此讓大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的真正作用,從主動進行自我教育。其次,讓日常教學和日常管理合二為一,在大學生活中,思政教師承擔著課堂上的思政教學任務,輔導員則承擔著管理中的思政教育任務。將這二者融為一體,可以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日常管理教育的過程中利用思政教育理論作為支撐,在思政教育課堂中加入日常生活場景,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度。最后,讓教育和管理和唯一,在大學生活中要嚴格制定高校管理制度,如:學生守則、學生行為規范,基于思政教育思想科學制定管理制度,實現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不僅如此,還要讓思政知識滲透到德育教育中,實現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2]。比如:某高校輔導員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格外注重對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引導和塑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利用思政理論知識規范學生行為,避免學生走向極端理論化。該名輔導員組建了班級微信群,觀察學生的思想動向,以朋友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可以自主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轉變思想。
(三)強調協調發展提升學生思政教育的品質內涵
綠色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第三分支,目前大學生思政教育存在著明顯功利化、市場化傾向,思政教育管理效率較低,缺少主體意識,并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基于綠色理念,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建立起科學的育人環境,教師、輔導員要充分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僅如此,還要在思政教育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那個學生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教學,綠色還體現在管理體系中,高校要實現資源合理配置,認識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出最終長期發展目標和短期發展目標。比如:某高校為了塑造出良好校園環境,對全校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約束教師行為同時,讓學生看見教師的一言一行,從而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
(四)樹立開放理念加強學生思政教育的系統溝通
開放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第四分支,在當前時代下,樹立開放理念是思政教育質量提高的主要途徑,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貫徹開放理念,和其他學科之間相互融合,以更好地姿態面對挑戰。首先,在思政教育中要融合古今中外多種思政思想,以豐富思政教育資源素材,在提升大學生思政素養的同時,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其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融合其他學科思想,比如: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自然科學學科的邏輯思維方式,或者在思政教育實踐活動中利用社會學的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方法。最后,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合網絡技術,除了將網絡作為思政教育活動載體之外,還可以利用網絡開展輿論監督和宣傳工作,以某高校為例,開通了校園官方微博,正面傳遞最新的思政信息,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五)堅持共享戰略實現學生思政教育的本質回歸
共享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第五分支,共享主要面對的是大學生思政教育資源問題,在共享發展理念下,可以讓思政教育資源利用率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實現思政教育資源社會化。想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自由全面的發展,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加強整體化教育的同時,也不忽視個體教育,比如:某高校思政教育教師隊伍,組織了特殊思政教育團隊,針對部分特殊個體進行單獨教育,以縮短學生之間的思想政治水平差異性,提高思政教育時效性。同時,加強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讓教學資源得到科學合理的配置,以河南省某市為例,該思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門從宏觀的角度統籌建立了區域大學聯盟,讓區域內的高校實現資源共享,并且積極推進教師互聘、學生互換、課程互選等活動。某高校還借助網絡技術,實現了跨地區合作,利用網絡共享教育資源、學習資料,開展微課教學活動,最終增進了高校之間的聯系性,讓高校的教學水平共同發展、共同提高[3]。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時期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發展,就是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個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要提高思政教育教學的實踐水平,利用活動要素實現協調發展,提升其的品質內涵和系統溝通,最終讓思政教育可以回歸本質。
參考文獻:
[1]陸海浪.創新發展理念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85-86.
[2]何淑念.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8):8-9.
[3]王會.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創新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