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福 莊璧瑛
【摘要】文章結合獨立學院特點,提出了通過與企業開展合作,將學生送至企業,與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聯合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指導的方法。實踐表明,該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獨立學院師資短缺、經費不足、題目陳舊等問題,對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獨立學院;校企合作;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校企對接、工學融合、實戰演練”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獨立學院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出現的,由于體制的原因,目前大多面臨著經費不足、師資短缺、教學管理疏松等現實問題[1]。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并提高教學質量,是擺在獨立學院相關師生面前的重要課題。
畢業設計是本科生畢業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是本科教育至關重要的環節,面對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獨立學院應千方百計調動各種資源來提高其質量,以此來彌補理論課程教學質量不佳的缺陷[2]。其中,與企業開展合作,將學生送至企業,并聘請企業的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與學校教師共同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指導,不僅能有效解決獨立學院師資不足這一現實問題,而且能有效解決畢業設計的題目陳舊、千人一題等頑癥。實踐證明,這是提高獨立學院畢業設計質量非常有效的一種模式。總結起來,我們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 提高企業的合作意愿
開展校企合作、聯合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的首要環節是有企業愿意接收學生入駐,并提供必要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實踐中,我們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落實合作的企業:一是與學校建立起多年的合作關系、已經成為學校實踐教學基地的企業;二是已經與學生簽訂了就業協議的企業;三是學校指導教師通過個人關系聯系的企業;四是學生通過家長幫忙聯系的企業。
在此過程中,針對企業合作愿望不強的問題,我們采取以下措施來解決,即對確定為校企合作對象的企業,每年暑假派出若干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暑期實踐,利用教師的專業特長,免費幫助企業開展技術講座、專利申報、論文撰寫等企業想做但不擅長做的工作,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合作的愿望。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企業對學生身份不清的擔憂,學校明確了學生到企業后的身份仍然是學生,學生與企業之間不是正式的勞動關系,學校仍然對學生承擔教育和管理的義務。學生在企業學習工作期間,如果出現不服從管理、損害企業利益等現象,由學校承擔相應的教育和管理責任;企業安排學生進行實習、工作等活動時,先與學校進行溝通、協商,并明確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各自的權利與義務,從而有效地解決了企業的顧慮。
二、優化畢業設計的選題
開展校企合作、聯合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最大優點是實現了畢業設計的題目實用化、真實化,即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必須是來自企業的工程技術問題[3]。在此過程中,學校教師負責審核、控制畢業題目的難易程度,一方面,不能片面追求題目的難度,以避免題目過度理論化、虛擬化;另一方面,避免題目過度簡單,更不能與所學專業風馬牛不相及。難度過高的題目,往往會打擊學生的信心;過于簡單的題目,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不到足夠的應用和鍛煉;而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題目,會與專業培養目標不符。
為了使畢業設計題目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合,我們采用校企雙方各出一名指導教師的方式,即學生有兩位指導教師,一位是企業為學生指派的指導教師(一般為學生在企業實習時的師傅),另一位是學校的專業教師。企業指導教師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個人工作崗位和專長,提煉、篩選出若干題目,在與學校指導教師一起商量的基礎上最終確定畢業設計的題目,從而不僅保證了題目的質量,而且很好地照顧了企業的實際技術需求。
對于學生而言,與傳統在校內進行畢業設計時出現的“一題多年、多人一題”等為人所詬病的現象不同,在企業進行畢業設計的題目全部都是企業針對當前的問題提煉得到的,即“所學即所用”,具有非常強的實際意義。學生通過分析、解決這些問題來完成畢業設計,設計的成果極有可能得到企業的物質獎勵,這讓學生充滿了期待和成就感,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工作的興趣和樂趣。
三、加強過程管理
學生到企業進行畢業設計后,由于學校指導教師大部分時間無法直接面對學生,無法及時了解到學生的整個學習和工作狀態[4]??紤]到這一實際情況,我們專門針對外出畢業設計的學生制定、完善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十幾項,實現了過程管理更加程序化、責任化和規范化。其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簽訂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協議。在學生確定了進行畢業設計的企業后,學校、學生和企業簽訂三方協議,協議中明確了學生在企業的身份、時間、工作內容和應遵守的紀律等,讓企業對學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減少了企業的后顧之憂。大四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協議中明確了學生外出畢業設計的權利和義務,特別是明確了學生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要負完全的責任,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并且,在學生在簽訂三方協議時,學校與學生家長也必須要進行詳細的電話溝通,明確告知家長學生外出畢業設計的利和弊,在征得家長同意后才允許學生簽訂協議。
第二,完善指導教師到企業的走訪和現場指導制度。為了準確、及時地了解學生畢業設計進展,并及時處理學生在企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學生對學校的信任度,我們完善了指導教師走訪企業的制度,規定在每名學生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學校的指導教師應到企業中走訪并現場指導最少一次。
第三,簡化各種不必要的表格、報告等形而上學的文件。傳統在校內進行畢業設計過程中,指導教師和學生往往要填寫諸如任務書、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表、指導教師評價表、互評教師評查表、學生答辯自述表、學生答辯記錄表、答辯小組評分表、畢業設計成績表等多達十幾種的文件和表格,教師和學生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撰寫、填寫這些表格和文件。對企業工程師而言,他們每天有繁重的工作任務,對這些表格和文件非常反感,經過我們與學校教務處的溝通和商量,將上述十幾種文件和表格融合、簡化,最終需要填寫的是一個只有兩頁的本子,本子內容包括畢業設計題目簡介、企業工程師評分欄、校內教師評分欄、答辯成績欄等。
四、改進答辯及成績評價方式
畢業設計的最后環節是畢業設計成績的評價,我們對此工作力求做到公開、公平和公正,實行的是企業和學校雙方共同評價制度。學生畢業設計的最終成績由三個部分組成:校內指導教師給自己所帶學生打分,即校內自評,權重占30%;企業工程師給所帶學生打分,即校外自評,權重占30%;答辯成績,占40%。
在上述三個成績的評定中,答辯是學生畢業設計質量控制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學生整個畢業設計階段工作成果的最終檢驗。答辯原則上在校內進行,但如果一個企業有多名學生,則學校派出相關教師到企業,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組成答辯小組后在企業進行答辯。
在答辯時,我們重點考核學生“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引導學生注意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中的差別,提高學生舉一反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晨曦.對于應用型本科畢業設計(設計)模式的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11(18):35-38.
[2]劉朝福,韋雪巖,張燕.獨立學院畢業設計的改革與實踐[J].學園,2014(14):30-32.
[3]金松河,朱會東.校外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0(01):161-162.
[4]盧琳,盧毅.大學生校外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