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瓊 邱漢 胡錫彪
摘 要 組織力是一個黨支部不斷運轉的動力,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在《廣東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提出:2019年以“組織力提升”為主題,重點構建黨組織對各類基層組織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目前,基層黨支部存在著組織力不夠的許多問題,基層黨支部組織力的提升是當前黨建工作需要解決好的核心問題。本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形成以如何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探索自省型黨支部的構建模型,進而建立培養大學生黨員黨性自我修養能力的良好環境,營造一個以“黨員團隊自省為主,黨員個人自省為輔”的新氛圍。
關鍵詞 高校學生黨支部 組織力 提升
作者簡介:謝春瓊,廣東工業大學,助教,研究方向:學生管理;邱漢、胡錫彪,廣東工業大學。
中圖分類號:D2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077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如今黨的建設對各基層黨組織提出了新要求,這為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陣地,而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基層黨支部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學生黨支部在組織力建設中存在組織弱化、黨內組織生活不活躍、黨員先鋒意識不足等問題,我們應該理性分析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的提升路徑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緊扣高校實際,關注學生黨員實情,探索出以構建黨員團隊自省型黨支部為主要途徑來提升高校學生支部組織力的新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發揮學生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帶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的內涵
組織力是經濟學、管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一般包括政治組織力和管理組織力。 所謂“組織力”是指組織架構設計和組織資源配置的一種能力,其本質就是“組織在設計以及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合力”。組織力是黨組織生命力的集中表現,黨組織就好比如一臺運作的機器,只有每一個零件都完好,整個機器才能高速運轉。新時代下,黨支部組織力的強弱決定高校黨建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強弱,影響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 因此組織力的提升是建設強硬高校學生基層黨組織的關鍵所在。
二、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在組織力的建設中存在組織渙散、影響力、凝聚力較弱以及黨員缺乏先鋒模范意識等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學生黨支部設置不科學
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的設置主要根據不同年級與專業劃分,但近幾年來隨著各年級學生黨員分布不均現象的出現,這兩種模式在設置上也衍生出許多實際問題。例如,現在的大學生黨支部高年級黨員占據較大比例,低年級學生黨員相對較少,在畢業季等特殊時段,由于高年級學生黨員面臨求職、實習、考研等實際情況,導致無法保證組織生活的高出勤率,從而無法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運行,無法保證黨支部組織力的充分發揮 。
(二)高校學生黨支部領導能力不強
目前,大多數高校僅重視學生黨支部的理論建設,嚴格把控黨員發展的質量,但在學生黨支部的開展聯系工作上缺乏高效的承接,黨支部干部隊伍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學生黨員積極性不高,在黨務工作與自身的工作發生沖突時,主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社團、學習、團隊科研等方面,沒能把黨務工作和自身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也沒能建立健全黨建工作機制,使得黨建工作很難發揮支撐、引領、服務其他工作的作用 。同時很少規劃支部的發展計劃,從而導致組織力不足。
(三)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不規范
組織生活中,部分高校學生黨員參與度不高,沒有真正意識到開展組織生活的重要意義,對開展的組織生活存有“應付”心態,認為支部生活就是在完成任務,錯誤地認為參加組織生活就是一種額外的負擔,耽誤時間,應付了事。另外,有些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不認真不嚴肅的問題比較突出,平淡化、娛樂化傾向也日益嚴重,這嚴重影響了黨支部組織生活的質量 。導致一些支部組織生活松散,缺乏管理和規范。另外,學生黨支部組織“三會一課”、組織學習會等集體學習活動時缺乏創新,形式單一,往往是開會、讀書分享等活動,沒有形成支部的品牌活動,無法調動黨員的參與積極性。
(四)高校學生黨支部黨員的教育監督力度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缺乏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監督機制。一些黨員存在意識渙散、理想信念模糊以及對自身要求不嚴格等問題,沒有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部分學生黨員不思上進,對學習和生活的自覺性較差,甚至還有違反學校規范制度的現象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黨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良好形象 。
三、自省型學生黨支部構建的必要性
團隊自省性是影響團隊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指團隊內部成員公開反思在已有的問題基礎上,采取相應的計劃和行動來面對各種不確定因素。團隊自省性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反思(核心要素)、計劃和行動 。
對高校學生黨支部而言,組織力的提升可以增強一個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及創造力,而黨員團隊自省對于黨支部組織力的提升尤為重要。
第一,團隊自省能對團隊學習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團體內與他人積極進行討論和集體反思所出現的問題,個人的思維得到延伸,可以激起更深層次的思考。同時可以更好地通過反思和分享團隊成員之間的經驗、知識和技能來提升團隊學習能力。
第二,黨員團隊自省有利于創造一個集體反思的環境,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自省、反思來加強團隊之間的溝通交流。團隊之間可以暢所欲言,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取長補短,共同協調和合作,相互監督,將反思成果落實到實踐中,從而提高反思效率。
四、自省型黨支部模型的構建在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提升中的應用
高校學生黨員團隊自省模型映射了黨組織內部的反思分析、知識共享、相互了解、共同進步的過程。針對高校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結合自省型黨支部模型框架,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學生黨員團隊自省的方法,學生黨員團隊自省要相互協調,形成黨員團隊自省模式,即“黨員學習團隊自省模式”“黨員創新科研團隊自省模式”以及“黨員志愿服務團隊自省模式”,這對于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提升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一)黨員學習團隊自省模式
黨員學習團隊自省模式,是以黨員團隊為中心學習黨的理論知識,通過黨課學習、時事新聞視頻分析、集體討論等途徑,提升支部內部組織能力的黨員團隊自省方法的一種模式。通過該模式,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自省,抓好黨員黨性學習教育,教育引導黨員樹牢“四個意識”,推進支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黨員團隊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從而提升支部組織力。
(二)黨員創新團隊自省模式
黨員創新團隊自省模式,是以組織黨員參與創新科研活動為主要目的,通過高校創新平臺,提升支部內部創新能力的黨員團隊自省方法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團隊成員通過參與各種賽事和科學研究,共同反思目前科研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自身在創新研究中的不足,制定研究計劃和改進計劃,然后團隊共同合作執行計劃,從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的同時提升支部組織力。
(三)黨員服務團隊自省模式
黨員服務團隊自省模式,是以組織學生黨員進行志愿服務活動為主要任務,通過調動黨員的積極性,發揮團隊的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團隊自省方式方法的一種模式。在該模式下,團隊成員共同反思在志愿服務活動準備階段,開展階段以及結束之后出現的一些問題,探討改進措施,并將行動方案及時反饋并運用到實際的志愿服務中,提高服務質量,在協助中增強凝聚力,強化黨性意識和責任意識。
五、結語
如今,新時代黨的建設已經對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學生黨支部需要主動去適應這些新要求,在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工作中不僅要注重內容要實,而且要注重創新,在“構建自省型黨支部”模型實施基礎上,營造以“黨員團隊自省為主,黨員個人自省為輔”的學習氛圍,提升黨支部黨員黨性素養,加強高校學生支部領導力、凝聚力及組織力,促進支部建設,使大學生黨員成為黨和國家建設事業的生力軍和重要力量。
注釋: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
倪健民.組織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9.
高振崗.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提升組織力的理論探源與實踐路向[J].探索,2018(2):101-106.
楊帆.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的途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64-165.
韋詩業,陸觀榮.試論新時代高校黨支部組織力的提升方略[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8(4):96-99.
陳文雄,王輝.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管理觀察,2017(32):130-132.
蔡震宇,薛峰,王希文.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探討[J].文教資料,2010(11):208-209.
史麗萍.團隊自省性對團隊學習能力的作用機制研究——基于交互記憶系統的中介作用和內部控制機制的調節作用[J].管理評論,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