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肖雄
摘 要:小微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會計師事務所的重要組成,目前面臨會計審計相關業務范圍狹窄、內部管控不善、人才流失率較高、低價競爭激烈等發展瓶頸,需要通過拓展業務范圍、強化內部管理運營、優化執業環境、加強人才培養等途徑來提升業務質量,確保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與發展。
關鍵詞: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瓶頸;審計;業務質量;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F23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8-0103-01
一、引言
隨著會計師事務所改制,我國10人以下的小微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大,發展速度快,占據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數量的半壁江山,是會計師審計行業多元化發展體系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小微會計師事務具有企業規模小、注冊會計師人數少[1]、業務經營靈活、收入較低、競爭力不強等經營特征,會計審計相關業務范圍狹窄,處于夾縫中生存的狀態,制約了小微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整體發展與業務質量的提升。自2014年 《公司法》出臺以來,我國絕大部分行業取消注冊資金檢驗報告和中小企業年檢[2],小微會計師事務所業務不斷被縮減,發展壓力趨增,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突破會計審計相關業務范圍狹窄、內部管控不善、人才流失率較高、低價競爭激烈等發展瓶頸,促進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成為理論與實踐發展的重大命題。
二、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瓶頸
小微會計師事務所處于夾縫中生存的狀態,面臨會計審計相關業務范圍狹窄,內部管控不善,人才流失率較高,低價競爭激烈等四大發展瓶頸,制約了小微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整體發展與業務質量的提升。
1.業務范圍狹窄。由于入行門檻較低,眾多的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業務單一趨同[3],缺乏發展藍圖和精準的特色發展定位,核心競爭力較為薄弱,業務范圍較為狹窄,業務不穩定,業務質量一般。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對傳統業務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大多只能出具小型企業會計審計等基礎業務,缺乏高素質高能力的人力資源和豐富的審計經驗來承攬政府招標項目和中大型企業會計審計業務。受資質限制,小微會計師事務所被貼上“低能、低效”標簽,缺乏競爭力缺乏穩定客戶群,不被主管單位和客戶待見,難以拓寬新的財務項目。自2014年《公司法》出臺以來,我國絕大部分行業取消注冊資金檢驗報告和中小企業年檢,傳統審計業務的“天花板”效應明顯,小微會計師事務所業務不斷被縮減,處于在夾縫中生存與發展的狀態,發展趨勢不容樂觀。
2.內部管控不善。小微會計師事務所大多采用普通合伙制,合伙人各自分攬承接業務,分開核算財務,普遍存在組織松散、運營混亂、競爭力弱、抵御風險能力低等不良運營現象。部分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的運營控制權比較集中,管控制度大多流于表面,合伙人疲于奔命。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為減少審計成本,大多采用較為固定審計底稿樣本,審計工作程序把關不嚴,審計證據支持不足,還會出現對會計憑證和財務報表進行協商修改的情況,盲目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忽略審計建議,審計方式技術更新困難。
3.員工流失率高。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營收低,專業人才結構不合理,注冊會計師和高級職稱人才少[3],聘請的注冊會計師退休老齡特征明顯,缺乏年富力強的中堅力量支撐。聘請的會計審計人員大多是行業經驗不足的高職畢業生,這些90后大多將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當作“跳板”,忠誠度差,在積累了足夠的會計審計工作經驗后,就選擇跳槽離職,員工流動頻繁、流失率高,導致審計質量不穩定。同時,小微會計師事務所工資待遇較低,且疏于對職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員工極度缺乏繼續教育培訓機會,業務素能提升緩慢,久而久之,態度自然散漫,不利于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的事務運營與發展。
4.低價競爭激烈。小微會計師事務所受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擠壓,業務單一,承攬能力有限,只能在低端的會計審計服務領域掙扎。同時,審計報告質量難以直接貨幣化衡量,審計成本受人為控制因素較大。因此,小微會計師事務所往往為迎合客戶最低成本審計需要而降低收費,來提高業務承攬率和維系客戶關系,是審計低價和代理記賬低價無序競爭的“始作俑者”,陷入低價競爭、審計程序不全、審(下轉116頁)(上接103頁)計質量低下、疲于奔命的無序發展怪圈,不利于會計審計行業的有序發展。
三、提升路經
小微會計師事務所雖然面臨四大發展瓶頸,但也具有成本低、服務靈活等自身優勢與特色,在服務小型、微型企業會計審計業務方面具有便捷、成本低的優勢,可以通過拓展業務范圍、強化內部管理運營、優化執業環境、加強人才培養等發展路徑來促進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與發展。
1.拓展業務范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政府購買服務大幅增加,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和企業項目管理咨詢、評估項目等業務需求增加。審計業務客戶人群、內容性質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與調整。業務結構調整是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生存與發展的重要選擇,如何借勢轉型并在轉型中獲得發展,成為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必經之路。小微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拓寬思想限制,分析細分市場,以錯開生態位的思想定位發展目標,在審計、資產評估、代理記賬等較為傳統的業務領域之外,集中精力向財務咨詢、稅務服務、政府購買服務等非審計業務服務領域延伸拓展,提供成本低廉、內容精細、服務便捷的某一類專業業務,形成專業優勢。鄉村振興戰略下,眾多村鎮,財會人員匱乏,小微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將業務拓展到鄉村,開發村鎮集體和專業合作社等村級集體經濟財務代理服務,以占據先機,形成優勢,發展成為涉農企業優質財務服務主體。
2.改善內部管控。內部管理控制是小微會計師事務所賴以生存和上升發展的關鍵所在。小微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拓展上,需要逐步改善內部組織結構,調適事務所運營流程、業務操作、質量控制、薪酬發放和例會制度等管控制度與模式,提高業務質量,規范經營行為。在管理手段上,小微會計師事務所也需要提升信息化水平,在客戶關系管理和業務承接以及事務所內部業務分析和未來發展方面,形成信息資料庫,實現有效的業務管理,提升執業質量,為問題診斷和事務所發展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3.加強人才培養。小微會計師事務需要在其自身的發展定位基礎上,應盡力通過人脈資源,聘請兼具執業經驗和職稱資質較高的中青年專業人才,以優化業務團隊素能結構,引導年輕職員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審計人員與時俱進地學習審計知識和積累審計經驗,提升審計素能和道德標準。提高決策的民主性,給予年輕職業足夠的鍛煉與試錯機會。實施人性化管理,培育互學互助的團隊文化,加強審計方式技術交流探討,提升團隊職業能力與審計效率。重視晉升制度和利益分享,給優秀員工予以相應的福利待遇與足夠的晉升空間。
4.優化執業環境。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整體呈現出數量多、時間短、實力弱的特征,陷入低價無序競爭的運營怪圈。政府和行業協會需要結合所在區域經濟運行和政策行政生態,統籌資源,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業務承接和執行準則體系,規范會計審計收費和工作標準,構建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統,建立誠信審計記錄,嚴懲審計財務工作中的違規造假行為,推動小微會計師事務所聯盟成立。推進事務所之間的信息共享,為政府監管審計工作提供便捷條件的同時,實現資源共享,遏制愈演愈烈的低價競爭現狀,提高小微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素質和聲譽,提升整個行業的業務質量和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禮維,周雪娟,赫雁翔.“橋頭堡”戰略下云南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拓展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4,(33):156-157.
[2] ?彭玄淼.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提升有關問題研究——基于內部控制視角[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85-86.
[3] ?佘彰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發展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8,(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