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江濱
摘 要:歷史課程承擔著多元化的育人功能,要想實現歷史課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才能實現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積極轉變,更加高效地學習。具體的培養策略包括三個方面:激發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究與質疑。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學習能力;主體意識;探究性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6-0081-01
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自主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認可。但是青少年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不是很強,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還不夠充分,所以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此,教師要結合歷史課程的教學特點,有效保證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多給學生安排一些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項目,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升。
在歷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對歷史課程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這就需要教師強化學生在歷史學習中主體意識的培養。尤其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活動更加強調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所以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主體性的發揮,要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措施,鼓勵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此,歷史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愿意接受教師安排的自主學習任務,積極參與到教師安排的自主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教學中,考慮到歷史事件離現在學生的成長年代較遠,學生很難真正體驗到長征時的艱難困苦,教師可以導入一些長征故事,讓學生反思其中的歷史意義,理解和感悟“長征精神”的內涵,并與個人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結合起來。這樣教師既發揮了教學組織與引導的職能,又充分保障了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可以更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歷史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一方面要讓學生在平時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意識,另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自主學習技能和學習技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環節實現更加高效的學習。對此,歷史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一定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不要一味進行歷史知識的機械灌輸。在教學時要首先想到學生需要什么,以及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需要教師提供哪些幫助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針對性。例如,在“難忘九一八”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提出幾個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為什么九月十八日這個日子讓人痛心疾首呢?在這一天發生了怎樣的歷史事件?具體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和歷史影響是怎樣的?如果你是當時的一個戰士,你會對入侵者做出怎樣的回應?如此一來,班級上的學生就很容易自主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避免了單純被動式的學習和機械性的歷史知識背誦,這能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思維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首先,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對一些歷史知識、歷史事件進行反思,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講出自己的疑惑,實現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的積極轉變。其次,歷史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定的集體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在集體環境中開展討論與互動,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相互合作。再次,教師在給學生安排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的項目后,還應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幫助。尤其是當學生遇到自主學習上的障礙和困難時,教師只有進行適時的“點撥”才能讓學生保持自主學習的正確方向。如在“統一國家的建立”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安排“秦始皇功與過”的小組交流、討論等自主探究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小組內以及課堂上積極發表不同的觀點,并對他人的觀點進行大膽的質疑和辯論,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就會明顯提高。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關系到學生現階段的歷史課程學習效果和日后的長遠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尊重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和質疑,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將會大有裨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寶明.初中歷史學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探索[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3).
[2]劉寶軍,吳瓊.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7).
[3]左昕.關于自主學習的理論和能力培養的策略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