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據統計,懼怕數學的學生大約要占到學生總人數的30%左右,大部分數學學困生從聽不懂抽象的概念開始,因得不到有效及時的改善,在學習中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和失敗而逐漸喪失了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此,教師可結合數學補救教學教材,配合數學學習導圖與學習路徑的安排進行教學,以達有效的個別化補救教學,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
關鍵詞:補救教學;小學數學;學習效能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09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80
在數學教學歷程中,經??匆妼W生因學習成績低落,對數學學習厭倦甚至放棄,而這樣的情形普遍存在學校教學課堂中。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的成效,儼然已成為教育的一大課題。為此,各校均著手積極進行數學補救教學,卻也發現補救教學過程存在許多盲點,但卻因為未能真正找出學生學習的盲點,針對個別化概念重新架構厘清,導致學生學習問題未能解決,卻使得教師在進行補救教學中經常感到忙、盲、茫。
補救教學意即針對因缺乏某些學習經驗而表現不佳,或是低成就學生所實施的補救教學課程。其實施是期望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實踐“將每一位學生的程度都拉上來”的教育理念。課程設計方式是調整教材的難度配合學生的能力與學習表現,在內容上考慮學生的生理年齡并與興趣相配合,以達成其成效。
國外學者Slavin指出,使用直接教學法、合作式學習、精熟教學,以及個別化教學等課程計劃,能夠有效幫助低成就學生。而行為管理也可以視為有效的介入過程。
直接教學模式(Direct Instruction):意旨用于教導學生記憶事情及學習動作技能。教師主要的任務是通過分解式重新呈現教材內容,而學生主要的任務是接受學習。
精熟教學模式(The Mastery Instruction):因為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學習速度不同,導致學習的成效低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足夠的練習機會。教師只要給予足夠的學習時間,學生就可以通過重復性的練習,精熟大部分的學習內容。
個別化教學模式(The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意旨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與需要,教師應該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決定學習的進度,以進行個別化的教學。
在經過ETRD學習診斷結果后,從學生自己分析粗心的題目,到個別化學習導圖的繪制與補救,對七名受試學生在定期評量單元的整理及重新架構后,通過“直接教學模式”和“個別化教學模式”實驗后進行后測,后測題目則由研究者針對第一次定期評量的范圍進行命題。為避免學生的短期記憶,后測于兩周后進行。后測共15題,結果如學生A:“我只錯三題,我覺得有進步”;B生:“我覺得我進步很多,老師有把角剪下來和用磅秤給我看,我比較懂”;C生:“我考不好可是有進步一點點”;D生:“我考100分,很開心”;E生:“我知道我很容易計算錯誤,也很粗心,第14題加錯,忘了加1”;F生:“考試我都會很緊張,一不小心就算錯了,這一次比較不緊張”。其評量結果顯現出學生皆有進步。
(一)研究結論
經過定期評量結果與后測成績的比較及學生與教師的反饋省思,發現以下結論:
第一,數學學習導圖對提升補救教學有正向成效。綜合7位研究對象接受補救教學后,在數學理解的整體表現以及在后測評量結果中,其表現在“幾何”能力增強,“數與量”“公斤與克”的換算能力增強,“代數”的計算能力有所進步,“應用問題”的理解能力有所增進,整體學習成果有明顯進步。
第二,數學學習導圖及ETRD檢測結果對于學生之學習動機有增進效果:7位在觀察自己個別檢測分析后,在學習動機與細心度上都有正向之提升,在后測進行時候多半都能提醒自己不要粗心大意,在答題完整性上也有所提升,可見其學習度動機增強。
綜合以上的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大多呈現正向的反應。由教學結果來分析,學生的學業成就與學習動機均有所提升。因此,數學學習對于提升補救教學效能是適用的,且尤其適合實施于小學各年級每個階段低成就學生的數學教學上,并提供小學補救教學作為教學上的參考。
(二)研究建議
第一,在課程規劃方面,應盡早實施數學補救教學,避免學生舊知識的不足影響新知識的建構,并通過學習導圖理清學生的學習脈絡和整體的數學架構。
第二,在學習成就方面,補救教學需通過檢測發現問題,再通過學習導圖找出脈絡,借此幫助學生學習成就的提升。
第三,在學習動機方面,本研究中發現,學生對學習較被動,多半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點,或是無法掌握學習脈絡,因此教師要清楚掌握學生學習的成效,并幫助學生打通學習脈絡,找到問題并對癥下藥,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第四,在教學者專業增能方面,教師須充實新知與輔導知能,以掌握教材的脈絡,如此才能兼顧每個學生的個別學習需要。
參考文獻:
[1]柳馨雅.教育游戲用于數學問題解決補救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王施媛.小學生乘法計算能力的認知診斷及補救教學[D].江西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楊拴虎(1964.9— ),男,漢族,甘肅靜寧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