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學相較于認知教學而言,是將情感傳遞和感知作為推動人的發展的重要助力。因此,特從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的社會意義入手,著重探討有效教學路徑,以期更好地推動高效閱讀教學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11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107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言,“教學是一種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便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間感受到人文情感所傳遞的美,在不知不覺間形成積極的人格和深厚的素養,為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建立堅實基礎。
情感是指人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某種體驗的感受或某種傾向的態度,這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在小學階段,語文是一門極具人文性質的基礎學科,語文教育的目的也是通過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多個維度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品格素質的形成。在小學階段,學生主體還處于身體機能和心理素質不斷成長和發展的啟蒙階段。小學生的精力較為旺盛,對于客觀事物懷揣著強烈好奇和熱情,情感豐富外露。但由于知識水平和社會經驗的局限性,小學生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缺乏深刻性,情感欠缺穩定性,而這正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以積極正面的情感去引導學生,促使學生主體得到積極體驗,做出肯定反應,在心理層面和情感領域得到深刻的變化。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承擔著重要的教學作用和目的。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語文課閱讀教學實質上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而這種對話究其本質是人文情感的表達和傳遞。小學語文教材中囊括了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這些知識文本能夠成為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素材庫,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和專業教學,推動學生體驗閱讀教學中的豐沛情感和人文思想,在潛移默化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情感教育的巨大魅力。
(一)創設生動的閱讀教學情境
閱讀教學實質上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溝通和交流。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照本宣科,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則會將這種對話過程直接陷入沉悶境地,學生很難在閱讀對話中汲取到積極的情感能量。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需要創設生動的情境和意韻,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只有融入美的感知才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饋。以《十里長街送總理》課文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融入多媒體教學手段,配以沉重哀思的背景音樂,在莊重的氣氛中為學生朗讀課文,講述周恩來總理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在這樣極具深刻情感的閱讀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對周總理的愛戴和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由動情逐漸深化,直至明事曉理,進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所傳遞的人文情感。
(二)挖掘積極的情感教學因素
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文本內容極為經典,其中充滿了積極的情感因素,但這些因素較難直接自然地被學生主體所理解和吸收,這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實現細致總結和深度挖掘,從用字遣詞、主題內容、行文結構、配圖注釋等多個方面入手,充分挖掘語文教材和文本內容的情感感染力。以《北京亮起來了》課文為例,通過相關圖片、視頻的展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北京的白天風光明媚,夜晚華燈初上,長安街、天安門城樓以及廣場四周的夜景美輪美奐,叫人難忘。教師首先可以挖掘文本內容文字描繪的畫面之美,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首都北京的輝煌,從而建立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向往;其次教師可以立足于人文歷史,引導學生了解北京的發展歷史和嶄新變化,古老的北京正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下不停書寫新的篇章,而學生主體作為新時代發展的主人公也必然能夠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三)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活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只局限于文本內容的研習,教師可以不斷開拓教學思路,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活動,進一步增強情感教學的豐富性。例如在進行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文本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將文本內容中的文字內容,以書畫的形式進行生動體現;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作描寫自己家鄉的風景或旅行過程中的美麗。在教學偏向于敘事記人的文本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分角色扮演等活動形式,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面部表情和形體表現展示描繪人物的性格,無須直接告訴學生善惡美丑,而是通過這種沉浸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情感遷移,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辨意識和能力。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這主要在于語文科目本身便極具人文性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便需要基于語文教育目的,開拓教學思路,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情感因素的挖掘和教學手段的豐富,不斷增強閱讀教學中的情感體驗,進而構建更加高效生動的閱讀教學課堂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小娥.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5(5).
[2]周麗麗.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體驗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
[3]劉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與認知關系的探究[J].廣西教育,2014(21).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王靜云(1964.11— ),男,漢族,甘肅靜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