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發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我們的教學模式側重點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這是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對學科教育的要求.高中教學是學習生涯中一個重要的節點,在新時期,為了滿足新課標的要求,需要對高中數學課堂進行改革,提升其教學效率.高效課堂目前已在部分地區開展實施,其教學效果相比傳統教學更有時代意義,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以核心素養為基礎開展高效課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品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研究
教育方針的確定體現了國家對人才的需求方向,如今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而且由于我國教育體系不斷發展完善,各學科的教材也在不斷進行修訂.適時地增加新的內容,信息的快速更新使學生所要接受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只有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才能滿足如今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適應高中快節奏的教學模式.
一、當前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高中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一些教師的教學模式已經固化,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升.其二,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學生沒有正確的認識,自然也就不會投入精力去學習.高中數學注重思辨性能力的培養,而且相比初中更難理解,導致一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其三,在教學中教師不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當前高中教學存在一種以成績論英雄的現象,過多把焦點集中在學習成績上,忽視了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
二、高中數學教學以核心素養為基的作用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核心素養理念可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理念的更新,重視核心素養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和能力,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核心素養要求培養全面型人才,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在數學教學中通過知識滲透的方式實現對綜合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促進高中數學高效課堂開展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當期高中教學效率不高的一方面,原因就是教育模式過于僵化,而且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基本是固定的,長期如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喪失.開展高效課堂,教師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進行小組探究式教學,在互相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互相探究各自的想法,提升理解能力.教師可以采用發現法教學,通過拋硬幣或者擲骰子的方法初步理解概率,為了提升準確性,可以多做幾次實驗,還可以通過舉生活中的概率事件理解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都是什么.如明天會下雨就是隨機事件,小組成員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調動學生的興趣,提升高效課堂的質量.
(二)將理論教學與實際相聯系,提升學生解讀數學問題的能力
高中數學課程的設計具有開放性特點,重在學生通過學習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性教學,使宏觀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2].例如,在學習“函數模型及其應用”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高效課堂.教師通過引入生活實例問題,讓學生分析探討其體現的函數關系,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快地融入這種學習氛圍中,列舉生活實例,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創設這樣一種教學環境,已知某商場銷售某一品牌的羊毛衫,其購買人數與羊毛衫的標價具有一次函數關系等這樣的實際應用題.通過合作解決數學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的數學思路,提高教學效率.
(三)開展多媒體教學,加強課堂的高效性
在如今的高中課堂教學中,不應該再局限于傳統的以教材為主的教學,雖然多媒體教學目前使用范圍已經很廣,但是在部分地區確沒有全面落實,只是徒有形式.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于其信息量大,可以彌補教材知識的不足,而且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針對數學知識點進行適當的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動態的空間幾何圖形,分析其中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幾何體由于是空間結構,部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不強的話,就很難理解其真正的特點,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幾何體的展示更加動態形象,如棱柱、棱錐、圓柱、圓錐,棱臺、圓臺、球等的結構特征.部分教師在上課時采用手繪法講解幾何圖形,這種方法不僅效率較低,而且手工作圖準確性不足.利用多媒體可以展示各種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以及其畫法,對豐富學生全面的知識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也能夠提升課堂的效率,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核心素養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點,相比之下,核心素養教學更具有實踐意義.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從核心素養角度出發,創新高中數學課堂模式,促進高校課堂的開展,提升高中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羅文婷.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173.
[2]郭寧華.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中學,2018(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