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倩 王雷
[摘? ? 要] 結合自身實踐,針對貫標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工作及相應對策做一闡述總結,希望能夠為其他貫標企業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知識產權;貫標;重點;難點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1. 038
[中圖分類號] F273?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11- 0087- 02
0? ? ? 前? ? 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可見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及需求程度之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的制定為企業全面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提供了參考指南及評價標準。企業對于通過貫標提升自身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但是貫標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與阻礙,如何突破主要矛盾,克服難點工作,將會使企業貫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 ? 貫標的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與此同時遭遇的國際知識產權糾紛也與日俱增,比如頻繁發起的337調查。企業一旦被判決敗訴,不但被調查的企業產品禁止進入美國市場,出口同類產品的企業也會被禁入,嚴重影響中國企業利益。在國內,企業由于知識產權管理缺失造成諸如暫緩上市、經濟賠償等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已成為提高中國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在此背景下,2013年《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29490-2013(以下簡稱《規范》)正式發布實施。
該《規范》以文件標準的形式為企業提供了建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具體途徑及可量化指標,為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思路及對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評價標準不明確的企業提供了依據。
2? ? ? 貫標的意義
企業通過將知識產權管理貫穿于企業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從前期的立項、研究開發到中期生產、采購、后期的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去,幫助企業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并在運行中持續改進,從而實現企業知識產權的科學管理和戰略運用,達到降低知識產權風險、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規范》發布實施后,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旨在引導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情況作為科技立項、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認定的重要條件,給予通過知識產權貫標的企業資金獎勵,舉辦僅邀請貫標企業人員參加的高端知識產權培訓等。
因此企業進行貫標既可提高自身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同樣也可獲取政府項目補貼,提高企業研發能力,增強人員知識產權素養,全方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3? ? ? 貫標中的重點工作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建立涉及到全體員工、各業務領域和環節,建立和實施知識產權體系,機構保障和人員配置是必要條件,同時需要多部門集體聯動,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工作,建立管理工作體系,形成文件,并加以實施和保持,持續改進,確保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有效運行和控制[1]。因此,如何在龐雜的體系構建中將重點工作做好將會對貫標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建立“一把手”負責的貫標領導小組
雖然我國企業整體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明顯提升,但仍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未曾遇到知識產權糾紛,也曾嘗到過知識產權的紅利,因此不愿將人力、物力、財力花費到無關緊要的地方。而貫標又是一項需要多部門聯動的龐大工程,因此沒有一個全力支持的領導是行不通的,所以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組長、分管副總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貫標領導小組,是實現貫標自上而下順利推動的重要基礎。
3.2? ?管理者代表的選任
知識產權管理涵蓋的學科門類廣泛,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較高,知識產權管理需要諸如市場分析、項目管理、技術支撐、商務談判和法律爭議解決等多方面能力[2],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管理人員無法勝任。目前中國的大多數企業是把知識產權管理放到技術部或綜合管理部,真正成立知識產權部的企業很少,而技術部或綜合管理部在進行知識產權管理方面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缺少知識產權專業性或者缺少技術專業性。如何使二者更好的結合,成立專門專業的知識產權部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許多企業會以該部門的設立與否對經營目標及戰略規劃無影響而選擇不設置,那么在此情況下,是選擇技術部還是綜合管理部負責人作為管理者代表,有學者認為負責知識產權管理的部門最好是與總經理辦公室就近的,這也是對知識產權管理是一把手工作最直接的闡釋。所以各個企業在選擇管理者代表方面需要多方面綜合考慮,畢竟他既是上層知識產權意識的建立者也是下層知識產權體系建立工作的實際推動者。
3.3? ?知識產權管理現狀的診斷
在貫標過程中,許多企業急功近利,省掉現狀診斷這一環節,而這如同醫生開方前的“望聞問切”,是極其必要且重要的。診斷是對現有知識產權資源和管理現狀的梳理,通過診斷發現不足,找出漏洞,才能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可為后續目標制定與分解,手冊、程序編制,人員培訓等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實施診斷的機構,最好由專業的貫標第三方機構來開展,在前幾年,貫標工作剛剛推行之初,許多企業是自行診斷的,但是自行診斷難免有“身在此山”的不足,現在隨著貫標的大力深入的開展,第三方機構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而尋找經驗豐富的專業機構為企業全方位診斷還是大有裨益的。一是企業可得到專業、全面的診斷意見,利于工作開展,二是第三方的專業身份可增加管理層的信服度。因此尋找可靠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貫標前的診斷不失為良策。
3.4? ?體系的建立一定要“因企制宜”
《規范》作為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標準性文件,能夠在管理職責、資源管理、基礎管理等大的方面給予專業指導,但是卻不能結合每個企業的特點給出具體細節等實施方案,因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2]。許多企業為了省事,手冊、程序、表格完全照搬模板,實際運行與自身實際完全不符,這樣必然審核不過;也有許多企業過于追求形式,一定要修改現有可行的管理流程已達到看似完美的標準化,但是在推行的過程中,并不如修改前實際可行,反而給自己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帶來困擾。因此企業在建立符合標準的體系時,一定要“因企制宜”,結合企業的產業特性、管理基礎,完全可以將現有的其他管理體系模式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融合起來,現有的一切表單、文件等都可以為知識產權體系所用。例如,研發項目立項前,需要有知識產權內容的檢索,如果企業已有立項信息調研表,并涉及知識產權檢索,那么完全沒必要再單獨設立知識產權檢索表填充到體系文件中,這樣既增加工作量又不符合工作實際。所以要牢記貫標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并不斷運行改進,最終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以保障和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依據企業實際,注重體系融合,是高效、高質量建立運行體系的要素之一,讓知識產權管理不流于形式、不增加麻煩,并且為企業創造價值。
4? ? ? 貫標中的難點工作
4.1?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運行持續性問題
自《規范》發布實施后,國家對貫標大力推動,并由上至下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支持措施,出于各種目的,企業貫標熱情空前高漲,但是貫標執行的是PDCA循環,即策劃、實施、檢查、改進,許多企業在完成貫標審核,拿到證書及政府獎勵后,就將體系持的續運轉拋之腦后。因此如何保障企業耗資耗力建立起來的體系能夠持續運轉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難點。一是企業作為貫標的主體,在難點突破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貫標是一項需要領導重視、全員參與的長期持續性工作,因此領導及全員知識產權意識形態的建立及成熟度,決定著貫標的走向。當然意識形態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學習及培養。因此需要將知識產權培訓納入公司的日常培訓計劃中,并再增加外部培訓的支持力度,特別是針對領導層的中高端培訓,打牢知識產權思想意識基礎。二是政府作為貫標的監督與指導單位,可以在貫標外審時抽取相關企業進行監督,以提高企業貫標的質量。而對于通過貫標的企業應加強政企聯系,了解企業在貫標持續性進行中的實際狀況及難點,以便于監督及解決困難,保證體系真正行之有效。另外對于獎金的配置可以采取分階段支付的方式,分配到貫標通過、貫標維持等各階段,并制定相應評價標準,分為優秀、良好、一般等標準,使獎勵支持體現出梯度,增加企業持續貫標的積極性,避免貫標活動成為爛尾工程。
4.2? ?知識產權專業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
當前中國高校設有知識產權專業的學校鳳毛麟角,大部分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來自掌握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的技術人員或掌握一定技術的法律和社會工作者。不管來自哪里,知識產權管理都是一項對從業素質要求較高的學科,需要技術支撐、項目管理、市場分析、商務談判、法律爭議等多方面的復合型能力。能力提升的本質還是學習,由于企業知識產權人員非科班出身,理論知識弱于實踐,因此不斷加強技術、法律專業知識的學習是基本能力提升的途徑,同時又需要加強信息調研、商務談判等綜合能力的提升。建議國家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職稱資格認定體系,制定統一標準用于評價知識產權專業技術人才能力水平,讓更多知識產權人才得到專業化的提升和認可,讓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知識產權事業的建設中來。
5? ? ? 結? ? 語
企業貫標工作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在貫標的進程中也勢必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作為企業一定要牢記貫標的目的,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與企業實際緊密、深入的融合,使之成為企業成長過程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時做好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培養,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創新,知識產權必將從無形資產顯露為企業重要的有形資產。
主要參考文獻
[1]石璐,姚福鑫,制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外企業家,2014(27):130-131,138.
[2]周末.企業知識產權貫標的困境與突破[J].中國科技信息,2018(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