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
【摘要】目的: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哮喘臨床護理中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8年7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哮喘患兒中選擇94例納為研究樣本,按照隨機化原則分為A組和B組,A組患兒(n =47)接受常規護理,B組患兒(n =47)在常規護理的前提下加用健康教育。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家屬健康知識知曉率。結果:護理后,B組護理總有效率、家屬健康知識知曉優良率均高于A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小兒哮喘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薦。
【關鍵詞】臨床護理;健康教育;小兒哮喘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64-01
小兒哮喘為呼吸系統疾病,極易反復發作,可嚴重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健康教育是一種針對性干預模式,用于小兒哮喘中,不僅能使患兒依從性得到提高,還可使家屬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進而積極防控疾病,減少復發,維護患兒的身心安全。現探析本院2018年7月-2019年1月接收的94例哮喘患兒采用不同護理干預的實用性,內容總結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94例患兒均確診為小兒哮喘,納入時間由2018年7月開始,到2019年1月結束,均分成兩組,A組男女之比為26:21,年齡1-11歲,均值(526±241)歲;病程1-6個月,均值(359±027)個月。B組男女之比為28:19,年齡1-12歲,均值(527±230)歲;病程1-7個月,均值(345±033)個月。兩組臨床資料相比無顯著差距,P>005,故可對比。
12方法
A組行常規護理:(1)入院指導:患兒入院時,由護理人員向患兒及家屬簡單介紹醫院環境,醫療制度和相關醫務人員,使患兒盡快適應醫院環境,消除陌生感和排斥感;協助患兒盡快完善血常規、心電圖等檢查;為患兒創建良好的病房環境,保持病室內通風,以減少細菌滋生;病房溫濕度調節到合理水平,使患兒感到舒適;定期對病室嚴格消毒。(2)飲食指導:結合患兒病情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和生活作息,多指導患兒攝入營養豐富、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禁止患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蝦、魚和牛奶等易過敏食物。(3)用藥護理:采取嚴密心電監護,監測的內容包括血氧飽和度、脈搏、呼吸和心率,尤其是急性期,需對患兒神志和精神狀況密切關注。一旦護理時發現患兒體征異常,需及時通報醫生,并協助正確處理。霧化吸入時,需將正確用藥的方法和藥物劑量等告知家屬,用藥時動作輕柔,并給予積極的鼓勵和安撫,避免患兒哭鬧。霧化時將患兒口腔分泌物徹底清除,以免降低霧化療效;對于年齡較大者,可引導其深呼吸,以確保霧滴更加深入。(4)出院指導:因小兒哮喘發病急,復發率高,故在防治中要嚴格遵照長期性原則,規范且持續地開展綜合護理。患兒出院后,護理人員可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持續關注病情變化,囑咐堅持用藥的必要性,使患兒早日康復。
B組:在A組護理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1)將小兒哮喘相關知識宣傳手冊發放給家屬,叮囑家屬仔細認真閱讀,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結合家屬不同的受教育水平、理解能力等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將小兒哮喘發病臨床特征、發病機制、治療方法、護理對策、預防措施和飲食禁忌等健康知識告知家屬;囑咐家屬找出誘發病因,且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規避此類誘病因素,不與感染源接觸。健康教育時要讓家屬了解疾病發病的征兆,并加強對患兒身體變化的關注。重點告知用藥后副反應、處理對策、疾病預后等,囑咐家屬一旦患兒出現異常需即刻送醫。(2)組織家屬通過健康講座的方式接受疾病宣教,使家屬進一步了解及鞏固疾病健康知識,并掌握發病先兆。氣短胸悶、流鼻涕、刺激性干咳和打噴嚏等均是小兒哮喘先兆反應。在宣教過程中,詳細講解患兒出現上述癥狀后,需及時停止活動,保持半躺位或坐位,遵醫給予哮喘舒緩類藥物吸入。教會家屬如何引導患兒正確咳嗽及排痰,以便于患兒在家中發病后能及時得到有效的干預,
13評價和觀察指標
(1)評價指標[1]:臨床癥狀均消失,無復發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劇烈活動時偶爾發作,但用藥后緩解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病情加重為無效。(2)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家屬健康知識知曉率,評分>85分為優;評分85-60分為良;評分<60分為差。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90軟件統計數據,%即計數資料, 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效果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有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見表1。
22家屬健康知識知曉率
兩組健康知識知曉優良率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小兒哮喘的發病機制在于:諸多細菌共同作用于機體氣道組織,引起慢性炎性浸潤,進而導致患兒出現氣促、咳嗽、胸悶和喘息等臨床癥狀。有學者指出[2],小兒哮喘治療難度高,易反復發作,不僅影響患兒身心健康,還會極大程度上降低其生活質量。因此采取合理的健康教育意義重大,其不僅有利于控制病情復發,又可降低病死率,保障患兒的生命質量。
研究結果顯示,B組護理總療效高達9787%,家屬健康知識知曉優良率高達9574%,與參照組的8511%、8085%相比有明顯護理優勢,說明B組制定的護理方案更有實用性,能進一步提高療效,增加家屬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度及增強防控意識,進而改善與控制病情,使患兒早日重返正常的生活。健康教育具有人性化和個體化特色,能將患兒、家屬作為教育的主體,并將患兒、家屬學習習慣、能力及意愿作為重要參考依據,采取符合患方實際的疾病健康教育,以達到減少并發癥,增強療效和減少復發的目的。
總之,在小兒哮喘護理時施以健康教育切實可行,可作為一種輔助性治療方法,提高家屬對疾病知識的認知,使患兒獲得理想的療效。
參考文獻
[1]馬芳艷,韓艷娥.小兒哮喘疾病控制過程中的健康教育[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20):105-108
[2]韓桂華.健康教育對小兒哮喘護理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8):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