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英
【摘 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對居家老年癡呆癥患者家庭照料者負擔及焦慮抑郁情緒的緩解作用。方法:將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60例居家老年癡呆癥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健康教育。比較結果。結果:實驗組家庭照料者滿意評分、家庭照料者負擔和焦慮抑郁情緒、家庭照料者對老年癡呆癥的認知、家庭照料者抱怨率對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結論:居家老年癡呆癥實施健康教育效果確切。
【關鍵詞】健康教育;居家老年癡呆癥患者;家庭照料者;負擔;焦慮抑郁情緒;緩解作用
【中圖分類號】R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2
老年癡呆是一種慢性退行性神經病變,其特征是進行性認知能力下降和自我護理能力下降,往往需要長期護理。大多數老年癡呆患者在家中由家人照顧。長期的家庭護理增加了家庭照料者的負擔并影響了家庭照料者的情緒,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1]。因此,對老年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適當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及對家庭照料者進行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對居家老年癡呆癥患者家庭照料者負擔及焦慮抑郁情緒的緩解作用,具體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將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60例居家老年癡呆癥患者,進行隨機數字表分組實驗組年齡61-82(66.24±2.21)歲。男19例,女11例。對照組年齡62-81(66.57±2.71)歲。男20例,女10例。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健康教育。(1)護理人員培訓。每周進行一次培訓,主要內容是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知識和居家護理、健康教育、照料者教育和心理疏導等內容。(2)照料者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針對老年癡呆的臨床表現,發病機制,病程特點和治療現狀進行教育,使家庭照料者對老年癡呆的相關知識有明確的認識。 (3)老年癡呆的護理特點。告知老年癡呆的記憶和其他認知障礙和家庭護理策略,以便家庭照料者能夠正確理解患者的健忘,理解能力降低,記憶力下降和護理技能的特征,更好應對。(4)飲食護理教育。指導家庭照料者為老年癡呆患者飲食進行全面護理,制定相應的營養方案,并給予照料者介紹和指導。(5)個人日常行為指導。告知照料者如何照顧患者上廁所、如何翻身,注意事項、記憶鍛煉方法等,并指導照料者監測患者血壓和血糖情況,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就診。(6)傳授語言交流技巧。告知照料者老年癡呆患者言語溝通障礙發生機制,介紹溝通技巧,促使照料者更好進行護理[2-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家庭照料者滿意評分;家庭照料者對老年癡呆癥的認知;護理前后家庭照料者負擔和焦慮抑郁情緒;家庭照料者抱怨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15.0軟件中t檢驗、卡方檢驗進行計量、計數數據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家庭照料者滿意評分
實驗組的家庭照料者滿意評分更高,P<0.05。實驗組的家庭照料者滿意評分是94.57±3.21分,而對照組的家庭照料者滿意評分是80.05±2.90分。
2.2 家庭照料者負擔和焦慮抑郁情緒
護理前兩組家庭照料者負擔和焦慮抑郁情緒比較,P>0.05;護理后實驗組家庭照料者負擔和焦慮抑郁情緒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3 家庭照料者對老年癡呆癥的認知 實驗組家庭照料者對老年癡呆癥的認知是96.57±3.22分,優于對照組82.52±3.21分,P<0.05.
2.4 家庭照料者抱怨率 實驗組家庭照料者抱怨率更少,P<0.05。實驗組家庭照料者抱怨率有1例,而對照組家庭照料者抱怨率有8例。
3 討論
老年癡呆的人具有較差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有限的溝通技巧,所以他們的基本生活活動需要仔細照顧護理人員,并且患者伴隨著諸如精神癥狀,情緒不穩定和異常等危險行為,增加了照料者的負擔。對患者和家庭成員的健康教育支持可以提高患者對藥物治療的協調和恢復的熱情。各種健康教育措施的實施可以提高照料者和患者的認知水平,加速患者的康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減輕照料者的負擔,緩解照料者的負性情緒[4-5]。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家庭照料者滿意評分、家庭照料者負擔和焦慮抑郁情緒、家庭照料者對老年癡呆癥的認知、家庭照料者抱怨率和對照組比較均更有優勢,P<0.05。
綜上,居家老年癡呆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李波.探討健康教育在老年癡呆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2):188-189.
喻麗珂,朱兵曉.預見性護理模式對老年癡呆患者護理效果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4):162.
武萬琴.老年癡呆患者護理管理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3):64-65.
魯新萍.敘事護理對老年癡呆癥患者康復的促進作用[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33):136+139.
徐銘莉.健康教育在老年癡呆患者護理中的運用[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31):13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