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現代英語教學已經從當初的應試教育向著更加注重每個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方向轉變,而分層教學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更加注重學生個體水平的提升的新型教學方式。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使用不僅能夠解決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層次差異問題,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和發展,也有利于增進我們教師對于學生們學習節奏以及學習方法的掌握,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課堂效率。因此,本文在仁愛版初中教科書的基礎上,再結合本人教學經驗以及實際教學情境,對于如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以及其意義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理解能力
一、 引言
初中時期,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通常會注意到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水平以及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種現象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初中生正處于智力以及學習能力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性,而另一個方面在于進入初中之前,學生學習英語的經歷以及經驗存在著差異,這也導致了教師在英語教學開展的初期,通常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分層教學作為一種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實際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水平進行綜合考量,并適當針對不同學生調整教學內容的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與常規的教學模式不同,分層教學將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差異也納入了課堂設計的考慮范圍之中,能夠有效調動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班級整體英語學習水平的作用。同時,分層教學由于需要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把握,這也使得教師在備課之余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身上,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能夠有效促進初中英語的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的發展而做出轉變。下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就此談談自己的觀點。
二、 使用分層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熱情的高低是影響學生能否學好英語的多種元素之一,高度的學習熱情能夠促使學生對于課堂所學內容進行主動思考和反思,并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對于學習某一門科目失去熱情的原因無非有兩種,一種是由于課程內容本身枯燥乏味導致學生提不起興趣進行學習,而另一種則是學生本身有心進行學習,但卻由于難以跟上課程的進度和節奏而逐漸喪失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當中,需要對各個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保持時刻關注,對于學習進度超前的同學,我們需要向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更難的問題,讓他們不對當前階段的英語學習感到枯燥;而對于那些難以跟上課程進度的同學,我們則需要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以促進他們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Unit 2 Looking
Different的教學時,由于有了第一單元的教學,我對于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在教學訓練當中,我就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們安排了不同的課堂訓練,在保證學生們能夠解答出問題的同時,增強所有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例如,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同學,我讓他們試著朗讀課文以及表演課本上的對話,而對于那些英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我則讓他們針對同桌的相貌用英語進行描述,并讓他們對課堂練習作出解答。通過這種方式,所有學生都有了表現自己的機會,增強了他們的課堂參與感,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
以分層教學方式帶動學生英語水平提高
正所謂最適合的才是最有效的,對于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我們需要對他們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以此來促進他們在自身所處的層次上取得更大的進步。首先,在英語課堂教學上,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的方式,針對當前的學習重點對學生進行考查,例如,對于那些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我們的課堂問題可以包括自由發言以及那些偏重于考查學生理解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而對于那些英語水平相對而言比較一般的學生,我們在上課時提出的問題就應當以單詞、短語的用途以及語法和句型句式的應用方面的問題為主。通過這種方式,誘導學生們在課后的復習當中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對在課堂上可能會提出的問題進行強化復習,以此來達到促進英語水平提升的作用。
而在課后習題的布置方面,英語教師也應當注意遵循宜精不宜多的原則,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們布置難度以及考查方向和方法各不相同的習題。同時,教師在習題的布置過程當中,也需要注重課后復習所能夠起到的查漏補缺的作用,通過對不同學生知識點的偏向以及掌握程度進行分析,來布置出能夠有效起到針對性復習效果的習題,以此來幫助學生通過有效練習來達到鞏固英語知識點,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四、 注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他們是接受知識的主體這一方面上。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從學生本身的學習需求出發,通過對學生在日常回答問題、課后作業以及考試當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考量,從而精準地把握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以及英語學習水平。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到,每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顯示出自己的長處以及暴露短處。因此,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水平的衡量應當是具有時效性的、動態的,而不是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同時,教師也需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在了解學生英語能力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們的自信心與表達能力。
例如,在進行“Playing Sports”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們試著列舉自己所知道的體育運動,以此來把握學生們對于這一單元的內容所具有的知識儲備量,然后,再讓學生們自己嘗試著以“My favorite
sports”為題在課堂上進行發言,根據學生們發言時所使用的句型句式以及表達方式的差異,在他們的發言結束后我也會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以及他們在發言過程當中需要糾正的錯誤以及改進方面的小建議。通過這種方式,我在不采取可能會導致學生們學習積極性下降的測試手段的前提下,對于學生們當前的英語水平有了較為準確的把握。
五、 結語
分層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在有效把握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短板的同時,也能夠促進班級整體英語學習水平的上升,然而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對于我們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時間精力的投入方面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之余,也需要對于這一方法的使用策略進行探討,并著力提高我們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英語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素燕.初中英語教學中隱性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9).
[2]彭娟.初中英語與任務教學合理結合的方式探索[J].科普童話,2016(16).
作者簡介:
張玉霞,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高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