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此外,在其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走進了學校,為教師們提供教學幫助。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高中歷史教學;教學應用;教學對策
一、 前言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現代的人們生活在信息技術的世界里,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購買東西,可以網絡交友、聊天和看電影,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等。所以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高中歷史教學的課堂至關重要。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圖文并茂的優勢,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拓寬學生的歷史眼界,營造真實的教學環境和加強歷史感染力,發揮德育的功能等。在高中教學階段,歷史教學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很多復雜的歷史事件,并需要將其與相對應的時間線進行聯系,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歷史學習難度較高。此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今部分教師還會應用填鴨式的教學手段組織學生開展學習,使得學生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提高了教學水平、質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這一門學科課程中的運用,使學生在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中能夠對歷史現象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與感受,改變以往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枯燥地講解歷史課本上的知識,而導致學生失去對歷史這門學科學習興趣的狀況。因此,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們就應該適當地進行調整。
二、 結合信息技術,調動學生主體意識
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不僅需要承擔較多的學習任務,同時也背負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倘若教師們仍舊應用傳統化的教學手段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形成一定的消極影響。此外,在素質教學的理念中,高中教師們不能一味地注重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
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與鴉片戰爭相關的歷史知識時,就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構建教學課件,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歷史情境,通過視頻以及音頻等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對這一部分的歷史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從而降低自身的學習壓力,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
三、 結合信息技術,拓展學生歷史眼界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并要求學生硬性背誦其中的歷史知識點,使得學生產生了較強的學習壓力。但是,中華歷史上下有五千年,單靠基本教材是無法描述完畢的。因此,在課余生活中,教師們就可以適當地引入計算機設備,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進行教學拓展,比如播放一些與歷史相關的影片或者是名家講壇,在拓展學生學習范圍的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也能夠學會如何站在另外一個角度看待一件歷史事件,以此豐富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
四、
結合信息技術,營造真實教學情境
在高中教學階段,歷史教學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雖然說,學生所接觸的教學內容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由于其與學生所生活的時代相距較遠,使得學生無法形成真實的歷史感受,從而會影響自身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就應該進行適當的教學調整,結合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教學氛圍,最大化地將學生引入教學內容中,推動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與《西安事變》相關的歷史知識時,就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歷史資源,給予學生真實的視覺沖擊,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及記憶。此外,在高中歷史教學階段,如何將歷史事件與時間、人物進行聯系,是學生公認的學習難點。此時教師們就可以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合理的思維導圖以及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五、
結合信息技術,加強歷史感染力和發揮德育的功能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從古代到近代史歷史涵蓋的內容非常廣。在這些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歷史教材中的德育內容,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健康情緒、正確認知等。比如高中歷史內容中的“南京大屠殺”,如果我們的歷史課僅僅依靠課本的文字和圖片,來引導學生了解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罪惡嘴臉,學生很難感受出來。但是我們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通過網絡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觀看“南京大屠殺”影片,讓學生從內心世界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慘無人道,體會到和平來之不易,從而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六、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教師們不僅要對整體的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同時也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手段進行適當地優化,對當代的教學工具進行合理地應用,以此降低自身的工作難度,推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的形成。在歷史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感受歷史文化,構建歷史結構,從而推動自身核心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趙玉秋.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8(7).
[2]王海燕,代梅.對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2).
[3]畢傳靜.淺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8(7).
[4]張文輝.基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14).
作者簡介:
羅正燕,中學一級,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康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