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的學科教學中,語文作為基礎學科,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現在的小學校更為注重素質教育,教學多以活動的形式展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閱讀活動,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組織學生活動的同時,對學生起到指導作用。學生在參與閱讀活動中,就需要相互之間充分合作,才能更好地展開學習。語文教師對于閱讀學習活動不可局限于一種方式,而是要將“合作”方式落實到位,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完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本論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的“合作”方式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合作”方式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內容。小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可以擴展視野,對形成價值觀非常有幫助。小學生的身心尚不成熟,對于世界充滿好奇心,具備閱讀能力,就可以閱讀很多的材料。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閱讀認識世界,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拓,促進身心健康成長。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世界觀逐漸樹立起來,對于是非具備明辨的能力,使小學生具備思考能力,思維更加成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要高度重視,將“合作”方式引入到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并通過指導學生的合作方法,將素質教育內容融入其中,提高語文閱讀質量,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合作”方式的現狀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方式形式化
中國的小學教育中,小學生數量增多,教師的人數偏少,加之教育設備沒有及時完善,在開展教學中,“合作”方式是主要的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用“合作”方式,將小學生組織起來,分成若干個小組,通過開展活動展開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語文閱讀知識。但是,由于小組學生人數多,雖然教師發揮指導作用,也會因為能力有限,使得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形式,難以發揮良好的效果。
采用“合作”方式展開教學,對于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是一種挑戰。在“合作”方式中,學生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地學習和探索知識。但是,由于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學習中開小差,小組學習就不能有序展開,而是成為一種形式,不能切實地發揮作用。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方式運用效率不高
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標改革的環境中,對于教師的職業素質要求更高。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合作”方式靈活運用,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對知識設計合作模式。教師要對學生的潛力從多個角度挖掘,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出發采用“合作”方式。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會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加之小學生的思維發散,而且善于運用形象思維思考問題,如果教學的“合作”方式停留在理論的層面,而且合作模式過于單一化,就很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對合作小組的指導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合作”方式的效果就不會很明顯。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合作”方式的有效策略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營造合作氛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目標明確,圍繞著目標營造合作氛圍。語文教師是合作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之間的合作提供幫助,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讓小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閱讀學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不僅需要學生之間的合作,還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合作,對于閱讀知識深入探究,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探究來完成。
教師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將小組合作的目的告知學生。在教學中運行“合作”方式的時候,要求學生相互幫助、共同努力,不僅討論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閱讀的體會還可以分享。“合作”方式是需要按照步驟展開的,教師將學習的步驟告訴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合作學習,當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存在偏差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糾正,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維思考問題。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合作內容的恰當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出發選擇教材內容,還要結合使用課外資料或者引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內容,當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就容易產生思想上的碰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教師在講解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故鄉的水土》一課的時候采用“合作”方式,可以先將學生劃分為小組,每6人至8人為一個小組。教師將課文閱讀的目的向小學生明確,讓小學生通過閱讀感受課文內容,通過思考提出問題。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是自主閱讀、討論,將自己的觀點與組員分享。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理解閱讀內容,與作者的創作思想產生共鳴。隨著小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起來,就會帶著情感閱讀,沉浸在閱讀內容中。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合作”方式要不斷地總結和完善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采用“合作”方式,并不是簡單的合作,而是要考慮到諸多的因素,包括教師的知識素養,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等。教師在開展“合作”方式的時候,對學生的動態要善于觀察,在學生討論問題的時候要發揮引導作用。
教師采用“合作”方式展開教學的時候,還要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向課外知識延伸,讓語文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對于每個小組的閱讀成果,需要與其他的小組之間分享,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對于小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問題要采用引導的方法幫助解決。在閱讀教學中,還要做好總結歸納工作,對“合作”方式深入探索,不斷地完善,提高教學效率。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方式被廣泛應用,重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起來,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但從當前的語文教學情況來看,由于“合作”方式過于形式化,而且這種教學方式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因而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合作”方式的應用中,要對該教學方式靈活運用,而且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要做出調整,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曉麗.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0).
[2]馬風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上,2017:102.
作者簡介:
李冬梅,黑龍江省七臺河市,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鎮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