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強學生體質是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在教學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小學生將活潑好動的天性帶入體育活動中來,在體育課堂上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發展為本;優化體育教學
因為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生長的時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活動時所面對的對象極為特殊。作為一門基礎教育課程要保證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身強體健。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特點,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好壞和體育能力的高低,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教學過程中,加強與學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體育教學應該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下進行體育鍛煉,教學的內容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既能增強學生體質,又可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一、 創建和諧課堂,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環境有很大不同,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也相差甚遠。小學生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全身心投入。有的學生性格偏于內向,通常情況下不會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平時也很少與同學交流;有的學生則生性好動,對體育活動充滿興趣,截然不同的兩類學生各具特點,教師要及時走近學生,親密地與學生交流,努力創建和諧課堂,適時調節課堂氣氛,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表現出很強的親和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為自己服務的,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從內心深處接受教師,接受體育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樹立榜樣意識,產生運動興趣,可以講述一些體育健兒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進行球類運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我國優秀的奧運冠軍,比如鄧亞萍、林丹等優秀運動員,讓學生具體了解他們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以這些奧運冠軍為榜樣激發學生對從事體育運動的向往。同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在平日里,自己體能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運動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情況,安排給他們充足運動量,體能好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興奮點可以適當多安排一些,對于體能較差的學生,適當減少他們的運動量,這樣有利于保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二、 多種教學方法并用,調動學生積極性
體育課的課堂教學不能一成不變地按照一個套路組織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他們依靠在學校進行的體育運動來到達強身健體的目的。教師在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的基礎上,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體育鍛煉中,教師要結合學生身體狀況,根據他們平時的運動情況,將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合理優化,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競賽的形式引領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帶有競賽色彩的體育活動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表現。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中,教師不管學生在運動中表現如何,都要注意時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挖苦。除了比賽的形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體育運動,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由各小組選舉的小組長制定運動規則,自己選擇場地開展體育運動。這種分小組教學,能充分體現學生課堂主人的地位,有利于調動所有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同時小學體育教學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體育運動的動作要領,多媒體的加入必定會給體育教學增添趣味性,比起由教師自己做示范的方式,學生更容易全情投入其中,而且分散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教學內容上。
三、 以學生為本,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要首先考慮每個學生自身不同的體質和運動能力,再考慮體育場地、設備、器材等客觀因素,如果教師反復講一些列隊知識、隊列技巧,課堂上總是練習列隊集合,時間久了就必然會挫傷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過于呆板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厭倦心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安排、精心設計體育項目,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讓學生始終如一保持高度的熱情。
教師可以組織低年級學生進行一些有獨特的意義,充滿趣味性的體育活動,例如跳大繩、丟手絹、兩人三足等;對于高年級學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那些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的運動項目,比如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拔河比賽是一項體現團隊合作精神的集體項目,是高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的一項運動,拔河過程中能夠讓他們充分感受團結協作的力量。除此之外,為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一些簡單易行的野外拓展訓練還可以加入教學過程中,這能夠讓課堂內容更充實豐富。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身體素質和體能上的差異,堅持以學生健康成長為根本原則,更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程序。堅持以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為前提開展一切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同時,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熱情,培養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強健學生體魄,這樣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才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夏峰.學校體育評價創新研究[J].體育科技,2011.
[2]張忠和.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J].體育學周刊,2013.
作者簡介:
崔曉紅,山東省濱州市,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韓店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