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芬
摘 要:素質教育已經全面開展的當下,教學理論與教學手段都在積極地進行改革。針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意義以及造成師生關系緊張的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索初中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途徑。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和諧;師生關系
為了迎合當前社會人才需求,我國教學策略在積極調整,教學內容也在積極改進。在素質教育深入踐行的當下,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和藹可親的引路人。七年級作為小升初的重要過渡階段,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的生活,甚至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都起到了重要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第一次發育與第二次發育的關鍵期,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負面的師生關系往往會導致學生心理壓力過重,阻礙學生的身心發育。如何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已經成為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本文將針對初中班主任怎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意義
1.強化了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不僅有授課任務,更要發揮育人作用,要對學生在校的安全、行為、學習等各項內容負責。班主任在班級中的威信直接決定了班主任的管理質量和班級管理效率。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具有強大啟發與領導作用,班主任強大的威信力是學生信任、擁護、遵循指揮的具體象征[1]。教師只有在班級里樹立起威信,拉近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才能夠為樹立良好班風、踐行教書與育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
2.推動了學生全面發展
全面發展是當代教育工作所遵循的重點,初中生剛剛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思想、行為會對學生一生起到領航的作用。陪伴學生健康度過青春期,使學生在擁有智慧的同時,增長自身的見識,擁有一顆包容、友善、團結、熱忱的心,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青春期的學生內心較為浮躁,喜歡挑釁與侵犯,教師積極開導和指引,能夠讓青春期的學生解開自己的心結,使青春期的學生身心平靜[2]。為學生搭建起一個心靈宣泄平臺,在科學的指引下,讓學生克制青春期的沖動,拉近學生與同學、家長、教師之間的距離,這樣便可以有效減少家庭冷暴力、校園霸凌、頂撞師長等現象,切實促進學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成熟。
二、造成師生關系緊張的因素
1.學生因素
初中生師生關系緊張的主要因素,很大一部分表現為初中生進入青春期后所展現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結合我國青春期學生的主要特征來看,學生在青春期階段的獨立思考意識更強、更加想要展現自身的個性。但是由于學生的社會經歷、學習的知識還相對較少,很難滿足自身日益增長的欲望,這便產生青春期學生的叛逆行為和過激行為。挑戰班主任在班級中的權威性便是初中生個性需求的展露,是初中生尋找存在感的一個具體表現,這便給初中班主任教師帶來了巨大的管理困擾。
2.教師因素
教書育人是任何一個教師都想要實現的教育目標,班主任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管理者和知識教育的領路人,對學生的影響極大[3]。在學校生活中,學生最多接觸的便是同學和班主任。傳統班主任往往都會采用嚴厲的教育手段來管教學生。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教師與學生之間接觸的距離也逐漸拉近,這造成了更多師生關系緊張的現象發生。很多班主任在短時間內很難秉承素質教育的要求,轉變新型的管理觀念,無形中立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墻。教師很難走進學生的心,學生也很難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這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不信任。
3.家庭因素
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小升初作為學生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對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影響。中考、高考的重要性相比小升初來說,意義極大。不同學校的師資力量水平配備存在一定的差異,受“優秀的高中是踏入本科大學的第一只腳”的說法影響,為應對中考壓力,很多家長不惜讓自己的孩子在初一便開始賣力學習,這種功利性較強的心態,忽視了學生青春期的客觀發展[4]。家長不近人情的學習督促、青春期內心起伏落差大、家長引導方式缺乏科學性等各種問題,便會扭曲學生的正常心理,激發廣大學生內心的叛逆、反抗因素,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對家庭、同學、教師的戾氣,這也直接影響了班級的團結和學生日后的健康發展。
三、初中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途徑
1.力求班級管理民主化、寬容化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剛剛踏入初中生活,心智較為懵懂,很難清晰分辨事物的好壞,容易犯錯。首先,當學生犯錯之后,教師應該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能用責備、嚴厲的言語來打擊學生,避免使初中生產生心理陰影。例如,當一個學生做錯某件事時,教師應該用寬容的心態和友善的語氣去勸解學生,不僅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要通過正確的指引,使學生明確自己日后要往什么方向去發展、怎么發展。一味的體罰與責怪不僅不能讓學生重回正軌,反而會使學生誤入歧途。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學生思想的領路人,必須要時時刻刻保持自己頭腦的清醒,當兩個學生發生口角與矛盾時,必須要保證自身的公平公正。此外,積極給予犯錯誤學生鼓舞和鼓勵,讓廣大學生感受到自身的錯誤所在、感知到教師給予的溫暖和關懷。其次,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可以積極利用民主管理的手段,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管理,提升學生的自控能力。例如,定期開展“班級事務決策班會”“自主自習管理”等自主管理活動,潛移默化中使學生控制自己,安撫學生青春期躁動的情緒。
2.提升班主任自身魅力
班主任的個人魅力是班級管理工作的軟手段,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來說是一件法寶。若班主任在班級中威信較大、很受廣大學生歡迎,那么班級氛圍自然會融洽。要想不斷增強班主任自身的魅力,班主任需要不斷學習,通過看書、自主學習等途徑,學習心理學、專業教學知識、班級管理知識等各項涉及班級管理的相關知識[5]。在增強自身教學業務能力的同時,結合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及時捕捉班級中的風吹草動。針對不同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溝通,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善意與溫暖。例如,針對學習好、性格溫順的學生,教師可以定期給予鼓勵,讓此類學生感受到“教師時刻注視自己”的情感,滿足此類學生的精神需求;針對調皮、活潑的學生,教師可以和此類學生交朋友,掌握此類學生的喜好,最大程度上發揮此類學生的優點,并適當給予此類學生正當約束,展現此類學生的個性;針對內心自卑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其更多的關懷,學會用堅定、激勵、肯定的口吻給予學生精神鼓舞,激發此類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將班級管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秉承學本理念,最大程度上使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愛與關懷,增強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
3.成為課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
課任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極其有限,很難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所思所想。青春期階段的學生情緒波動較大,很容易因為對教師的印象而對某一門教學科目產生好惡。班主任必須全力充當好課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紐帶,搭建起良好的溝通平臺,積極將學生對某一學科不懂、不會、不清晰的知識向課任老師進行反饋。此外,教師必須要時時刻刻把握學生每一項學習科目的成績,觀察學生階段性的成績起伏,積極向課任教師咨詢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態,針對學習狀態不好、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進行單獨談話,深入了解原因并開導[6]。盡可能為學生創造與課任教師的相處機會,增加課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致力于化解矛盾、學習反饋,做好課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工作。
4.搭建家長與學生之的橋梁
“家長——學校——學生”三者之間的良性溝通是確保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關鍵。家長在師生關系之間起到了調和作用,教師也是調和家長與學生關系的橋梁[7]。為了建立起“家長——學校——學生”三者之間的良性循環,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與家長之間的良性關系,將教育范圍拓展到學生的生活背景之中,通過對家長的引導、聯系,使學生愿意主動打開心房,與教師進行親密的心靈溝通。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家庭走訪”,親身去體驗、感受不同家長的脾氣秉性、家庭背景、家庭條件、學生生活情況等各種因素。通過與家長的溝通,有重點地針對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刻畫,深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積極利用網絡手段,搭建起“QQ家長群、微信家長群”等網絡互聯手段,第一時間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家長進行溝通,使家長和班主任共同呵護學生成長的每一步,使青春期的孩子不再仿徨。
總而言之,初中班主任構建與學生之間和諧的關系非常重要,不僅能夠踐行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在樹立班主任威信的同時,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全面了解造成班主任與學生關系緊張的因素,力求班級管理民主化、寬容化。不斷強化班主任教師自身的魅力,成為學生與家長、學生與課任教師之間的紐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鼓勵和引導,使廣大學生敞開心扉,營造和諧、積極的師生氛圍。
參考文獻:
[1]田忠彥.初中班主任怎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才智,2016(2).
[2]孫慧.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路徑思考[J].考試周刊,2015(93):181.
[3]唐升鋒.如何讓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教師,2014(4):120.
[4]戴月華.芻議初中班主任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知音勵志,2016(8).
[5]鄭國建.構建和諧班級 重塑新型的師生關系[J].希望月報(上),2007(1):105.
[6]洪國華.樹立威信平等交流:例談班主任工作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3(6):63-64.
[7]王霞.初中班主任如何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分析[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5(5):2.
編輯 張佳琪